孟津县衙,后院。
在严思远等小黑粉们,神魂颠倒崇拜的注视下。
崔岘自昌涛手中,接过玉如意,和那封信。
他将玉如意收入怀里,而后打开信封,表情有片刻的错愕——
空白的。
但很快,崔岘便明白了嘉和皇帝的意思。
到底是封建时代的九五至尊,一国君主。
哪怕心中再怎么欣赏某个人,也不会轻易过多去表达出来,丢失君王风范。
所以,皇帝选择送了一封空白的信过来。
他想用这种方式,和‘贾邵’建立联系,然后期待‘模范贤臣贾邵’的回信。
问题是。
一个是万人之上的君主。
一个是江湖乡野的少年。
个中身份差距,犹如天堑。
那这封回信,要写什么内容呢?
洋洋洒洒写一大堆赞美君父的‘告白书’?啧,过于直白谄媚。
估计皇帝看完以后,转头就腻了,忘了,没兴趣了。
亦或者话一话家常,故作‘松弛感’,拉近关系?
但,这是第一封信啊,双方尚且没熟络到这种地步。
话家常,不仅会显得逾矩,而且……也彰显不出个人魅力。
既然借‘孟津祥瑞’一事,误打误撞,和皇帝建立了联系,崔岘自然不能放过这个跟‘未来最高领导’亲近的好机会。
可‘拍领导马屁’也是个技术活儿。
就比如现在‘领导’递过来一封空白的信,没点道行,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回。
更值得警惕的是,领导或许只是随意递过来一封信,他自已都不知道,自已想看的回信内容是什么。
然而很显然,领导一定知道,自已不想看到什么。
这就有些犯难。
有办法解决吗?
有的。
崔岘略作思索,笑了。
刚好,院子外面那三位,联袂来邀请他,去鸿雁楼赴宴。
这就是个很合适的契机啊。
一场‘祥瑞’,一位‘少年贤臣’,让皇帝对孟津,产生了无限的好感,和好奇心。
哪怕是帝王,也会想对自已的‘祥瑞之地’多一些了解啊。
是以,回信的内容,最好就要以‘介绍孟津’为主。
那孟津有什么呢?
黄河畔,一座高百尺的巨楼——鸿雁楼。
陛下,您坐拥天下,却一生困顿于紫禁城里。
您想见一见,波涛汹涌滚滚流逝的黄河吗?
您想见一见,矗立于黄河畔,您的孟津福地,那座高百尺的巍峨鸿雁楼吗?
那我这第一封回信——
便送您一首《登鸿雁楼》吧。
江山社稷一词,何其虚幻缥缈。
但没关系。
看到《登鸿雁楼》后,您这祥瑞江山——
从此便有了真实感。
您没走出过紫禁城?
那,就让我来做您的眼睛,我来替您书写,您这大好江山吧。
崔岘拿着那封信,心里捋清楚了思路,脸上的笑意越发灿烂。
昌涛、以及反岘同盟的一帮小黑粉们,眼巴巴的看着,不敢吭声打扰。
他们还以为,皇帝给贾邵先生写了‘表彰信’,所以贾邵看的美滋滋呢!
皇帝亲自写信赞扬!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将那封空白信收起,崔岘看向昌涛,笑道:“有劳大人,告知外面三位,今日午后,我自会去赴宴。”
昌涛赶紧说道:“好,请先生去沐浴更衣,届时我陪先生一起过去。且当饯行告别。盖因明日,我便要赶往陕西赴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