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脑海中对李过提出的作战计划。
进行了简单推演的李来亨,觉得这个办法切实可行。
于是他转头对李过说道:“这个办法不错,不过目前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调配多少兵力才比较合适呢?”
李过略微沉思后果断说道:“既然敌人已然注定战败,且极有可能已经开始逃窜,我认为可以派出一半的兵力前去追击与拦截。
剩下的兵力则继续按照原计划行动,这样既能抓住战机扩大战果,又能保证后续行动的稳步推进。”
李来亨点头表示赞同:“也行,那就这么办!原本想着这次我们先出兵,立功的机会应该不少,结果现在看来,立功的机会又快没了!
所以我们必须得抓紧行动,要是这次还立不了功,恐怕连手下的将士们都会有意见了!”
李过神色坚定地回应道:“好,那我们事不宜迟,赶紧安排人手,尽快行动起来……”
由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李来亨与李过当机立断,决定分头行动。
李来亨继续率领一部分兵力,顺着河道稳步前进。
而李过则亲自带领两大兵团,各自抽调出来的一部分精锐,迅速登陆上岸。
从下诺夫哥罗德附近,朝着西边的莫斯科地区疾驰挺进。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一回要是再去晚了,恐怕真的连一点立功的机会都没有了。
毕竟带兵上战场打仗,谁不想立下赫赫战功呢?
特别是李过和李来亨他们。
作为跟着李自成一起归顺朝廷的将领,归顺朝廷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立功的机会也比其他将领少很多。
在他们归顺之前,朝廷经历的那些大战,他们都遗憾错过。
而之后爆发的大战,各大兵团轮流参战,别的兵团上战场都能斩获战功,可他们却仿佛只是在进行武装游行,没有多少实际的战功入账。
大家同样都是兵团长级别的将领。
看着别的将领战功赫赫,而自己的功劳却寥寥无几。
这让他们日后如何在同僚面前抬起头来呢?
而且他们手下的将士们也都渴望多立些功劳。
好将功劳兑换成银子或者田地,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所以,李过和李来亨带着这群立功心切的将士们。
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行动。
四大兵团杀向了沙皇俄国的心脏地带。
开始奏响了敌人灭亡的莽丧葬曲……
……
周文斌和张世泽他们那边很顺利。
其他几个兵团的行动也差不多。
在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交汇的平原地带。
原卫拉特盟部落头领蒙克、始固可汗与索南群培率领部众驻扎在此。
他们原本打算前往莫斯科,借助沙皇俄国的力量对抗大明帝国。
可惜在进入沙皇俄国,并表明愿意为沙皇效力后。
却被安排在了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的上游地区。
这三人很快察觉到情况不对。
沙皇俄国显然是把他们当作炮灰了。
按照沙皇的命令,他们驻扎的地方距离大明很近,一旦明朝大军发起进攻,他们必定首当其冲。
蒙克和始固可汗等人自然不甘心充当炮灰。
可是他们自己此前的选择,却让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
在进入沙皇俄国之后,他们已然没有了其他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