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娶了个天足的妻子,据说连公主大多也是天足,因此他自然不会提倡缠足!
不过,这样的想法他们只能藏在心里,绝不敢说出口。
一旦说出来,必死无疑!
移风易俗本就艰难,更何况这项陋习还深深扎根于盛行的理学之中,想要改变更是难上加难。
若是寻常事务,朱元璋已将话说到这般地步,肯定不会再有人反对。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尤其是文人,缠足一事意义重大。
在他们心中,这无异于大逆不道之举!
若非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也差不多如此。
于是,很快又有几人鼓起勇气站出来劝阻,试图让朱元璋放弃这个荒诞至极的想法。
但这一次,朱元璋铁了心,无论软磨硬泡还是强硬威胁,他都丝毫不为所动。他静静地听着众人唠叨了一阵,见他们依旧喋喋不休,便不耐烦起来。
他冷眼扫过众人:“朕召你们来,是要告知此事,并要求执行,不是来和你们商量的!
这事就这么定了!
从今往后,女子不得缠足,违者严惩!
谁要是敢反对,就让他尝尝缠足的滋味!”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陷入死寂。
再无人敢对这项决定提出异议。
毕竟,朱元璋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也能做到。
在他看来,这些大臣无需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即便缠足或者切掉双脚,只要不死,照样可以履职。
甚至,他还可能因此省下一双鞋钱,为朝廷节省开支。
当下,所有人都忙不迭地表示明白,并承诺全力落实这项政策。
在朱元璋面前,这些大臣个个俯首帖耳。
绝不会有人傻到以死相谏。
因为敢这么做的人都已经不在了,而且即便死了也毫无意义,朱元璋绝不会理会他们的死谏……
这种**气派,非同小可。
身为开国之君,他就是一切规矩的起源,行事自然无需拘泥于旧例。
权力在他手中达到了顶峰。
宣布完两件事后,朱元璋便命人散朝。
至于龙江宝船厂的事情,他决定暂时搁置,这件事恐怕棘手得很,不能贸然行事……
……
‘只要再过几十年,我的那些闲话就没人敢再提了罢。’
朱元璋暗自得意。
处理完一些事务后,他想起之前吩咐人给韩成送桌椅板凳和制皂材料的事,愈发觉得畅快。
于是,他立即派人去询问进展,想让自己的心境更加舒坦……
——
朱元璋满心期待地等待着意料之中的结果。
韩成这回,必定会在他的手段下吃尽苦头。
自己这般忙碌,他却能高枕无忧,睡得如此酣畅,实在叫人生气。
有了上次两次送礼的经历,看他这次还能否在光天化日之下继续偷懒!
这家伙的日子过得比朕还好,这怎么行?
很快,运送椅子的负责人来到殿前。
……
这人本就是自始至终清楚韩成底细的人,也是朱元璋十分信赖的手下。
“如何?这次送桌椅的事闹出多大动静?那睡着的家伙被惊醒后有何反应?是不是气得想破口大骂?”
朱元璋看着眼前之人问道。
话语间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欢喜。
只消一想到韩成这般嗜睡之人,竟被自己以这种方式合理合法地吵醒,气的团团转的模样,朱元璋的心中便格外舒畅。
连朱元璋自己都没察觉到,不知从何时起,他竟开始热衷于给韩成找些麻烦。
“回禀陛下,其实……并未将其吵醒……”
没吵醒?
朱元璋心头的喜悦瞬间停滞。
“怎会如此?莫非那小子睡得太死,你们弄出的声响还不够大?”
朱元璋以为定是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