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场的粗莽汉子见此,一声叹息,“哎,早该想到的才是。”
这时,矮壮新兵双手抓住大石底部,不断加大力气,好不容易才将大石立了起来。
紧接着双手托住大石两侧,按着管亥所指位置,朝远处滚了过去。
刚将大石滚出百步,那人还没高兴多久。
“啪叽”一声,大石陷进了泥地里。
任那新兵如何使劲,也弄不出来。
“去几个人,帮忙。”管亥摇摇头冲周围新兵提醒了一句。
刚才还在酸的新兵们顿时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当下便走出十几个人过去帮忙。
‘没有眼力见!悟性也不够。对自己的认知也不到位。’管亥心中吐槽。
心里对这群新兵的评价又低了一层,没有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苗子。
众人七手八脚的将大石从泥地里弄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搬回原位。
显然,大家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么一个晋升的机会。
管亥有些可惜的看了眼那个一脸落寞的矮壮新兵,目光环视全场,朗声道,“小崽子们,今个本帅借着这个事儿,告诉你们一句话。”
见他们的统帅说话,新兵蛋子们一个个侧起了耳朵。
“知足常乐,量力而行!”
“百一十步是泥地,若是在百步返回,十人长的位置是稳稳的。稍微贪一些,这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该回头的时候,就要果断回头,稳字当头,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时刻牢记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极限又是什么。”
“一时的贪婪,便足矣将你的付出,全盘否定。”
“现在,继续!”
管亥的话如同醍醐灌顶,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刚刚那位矮壮新兵,作为亲身经历者,感触不可谓不深。
高多藏在人群里,将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中。
游戏继续,一位位新兵尝试着挪动大石。
也因此,对管亥的话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少人心中暗自感激。
这哪里是挪石头,这分明借此教授大家为将之道。
这些新兵的表现,管亥都看在眼里。
虽然经过他的提点,不少人都知道了量力而行,但还是有个别人认不清自己,选择了继续前行。
失败者有之,成功者亦有之。
成功者自然是管亥的选人标准。
无他,这些人对自己的认知比较准确清晰。
最优异的当属一个名叫高多的奴隶兵。
这家伙不仅将大石推过百步,更是在坑坑洼洼的泥地里抱起大石行出4百步。
最后的5百步是个30度的大陡坡,这家伙表现的相当聪明。
他将大石放平,一段一段的搬动大石,每搬动一段距离便歇一会儿,一点也不着急,表现的非常有耐心,没有一点儿急功近利。
回来的路上,此人也是相当的稳健,竟学着他的动作,如履平地搬地通过。
管亥眼睛亮了。
这人,是他需要的人才。
“高多!”管亥拿着名册叫了一声。
这道声音,让陷入众人恭维的高多得到了解脱。
朝大伙儿露出一个歉意的眼神,向管亥跑了过去。
“大,人,您,找,我!”
管亥瞅着眼前这个铁塔般的汉子,满意的点点头。
瞧着高多的胳膊,直言不讳道,“我看你胳膊上有许多刀剑的痕迹,不像是普通人,以前干什么的?”
高多没有隐瞒,将自己的事情大概讲了一遍。
管亥瞬间了然,“这么说,你以前也是部落里的头人之一,有统帅千人的经验。”
“怪不得!”
“这样,你以后跟着我,做我的亲兵。最近正好闲来无事,我过两天带你剿匪,顺便给你机会脱离奴籍,帮你入汉。”
高多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心里头感动坏了。
大汉百姓真是太好了,用不了多久,他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真是幸运!
高多不禁想起了自己一路的遭遇。
这一路上,他总是遇到好人。
先是遇到族人高朵,现在的名字叫做彩,她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做一个“有用”的人。
接下来遇到运奴船的王队长,他待自己非常好,简直拿自己当亲弟弟看。不仅给自己安排最好的住处,还安排人教授自己“汉语”。
下船后,他又得到了王山队长的帮助,一路送他来参军。
他说的大概意思,好像是让自己珍惜这一次机会。
再后面,那位赵骑队带他入营。
骑队长面冷心热,这一路看上去有些辛苦,其实赵骑队时刻注意着马速,最后赵队长还赏了自己一口吃的。
王山队长的话很快就应验了,新兵入营第一天,他便得到了这支大军统帅的赏识,成为了他的亲兵。
如此种种,他如何能不感激?
现在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只能将这份感激埋在心里。
‘这份恩情,永世不忘。’高多心里赌咒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