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安静。
“你倒是滴水不漏。”我父皇耷拉着眼皮,斜睨我,“朕只想问你,你觉得王越是忠是奸。”
他这样问,是一定要我拿个主意,不要再打马虎眼。
“儿臣跟王越没什么往来,但父皇若要儿臣拿主意,儿臣觉得,自古通敌叛国,为的不过是高官厚禄,可如今父皇治下,我朝昌隆盛世,国泰民安,王越也官居高位,却非要做突厥人的走狗,实在是有些古怪呢。”
我定了定心神。
“儿臣觉得,他是忠。”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我父皇看我两眼,脸色稍霁,道:“既然如此,朕便派你去领兵御敌,顺便彻查王越一案。”
……
我从宫中往回走,顿觉这夜比来时还暗了几分,风儿也凉了几多。
心想,当时我若不说王越是忠,是不是就不会摊上这个差事?回想一番,又觉得一切不过是托词,只不过他做事,总是喜欢顺水推舟,不留什么话柄。
皇子亲征,是为增涨士气,选我去,是因我曾在军营摸爬滚打,一身武艺“威名在外”。却绝口不提,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宣我进宫,为什么要将我宣到御书房内,要从龙座上站起来,让我看他虽老矣,身骨精气尤在。
人越是没有什么,越是要装作什么。
我父皇他,是真的病了。
他害怕了。
他怕太子继位之时,我要动什么手脚,所以赶紧让我南下御敌,以保太子顺顺利利地坐上这个皇位。等我归朝,一切尘埃落定。或者,我就这么死在了外面,一了百了。
他从来没有改立太子之心。
他要摆出那副猛虎之姿,以免我此时生疑,逼宫夺位。
虎毒尚不食子,却不知虎有几子?
***
过不几日,此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
我父皇封了我为主帅,又点了两个副将跟我同行。其中一个,便是晏载。他一身战功赫赫,比我这纸上谈兵的主帅货真价实不少,这么安排,算得是妥当。
我二皇兄得知了此事,赶紧来了我府上找我商议。
“三弟,你见过父皇,他如何?”
我斟酌一番,道:“不像病入膏肓。”
段景昭思索片刻,试探道:“三弟觉得,父皇为何会要你做这个主帅?”
我哂笑:“二皇兄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段景昭眼神微动:“三弟如何想?”
我道:“父皇有保全太子之意,弟弟本就没想过去争,只是弟弟调离京中,今后便帮不了二皇兄你什么了。”
段景昭神色晦暗:“父皇若想保全太子,为兄又如何跟他争得?”
“二哥若不想走那最后那条路,只能下个狠招了。”我压低声道,“二哥若要做局,务必让太子声名扫地,再也不配做这储君,父皇才会因众口悠悠,不得不改立太子。”
“三弟说的是。”段景昭擎着茶杯,出了神,良久,茶还未喝,放了杯子,口中喃喃,“父皇这颗心,可真是偏到了天上去。”
***
知我要出征,景杉去寺庙求了道符,说是能保平安,让我务必贴身放着。贺栎山说他没什么好送的,摸了几颗夜明珠,说这玩意是个硬通货,让我别苛待了自己。
这一别,又不知是何年何月。
一切安排妥当,我率兵立于城门之下,许多人来送。
景杉抱着我的脖子哭得稀里哗啦,凑到我的耳边让我打仗别冲到太前,小命要紧,拍拍我的肩膀退下了。
贺栎山道:“记得上回送殿下出城,也是这个季节。”
我道:“却还是你二人来送我。”
贺栎山笑道:“等你回来,还是我来迎你。”
他又定定看我许久,目光中揉撚了许多我看不懂的东西,声音哑了几分:“等平安归来,我有话同你讲。”
是个好日头。无风无露,天光大亮。
我策马转身,最后一眼,是贺栎山的脸。
白玉冠,滚金边的袖。
清辉映进他眸光,一如当年我在国子监与他初见,他被罚站在树下,却还胆大包天爬树去摘果儿,张口将我叫住帮他接果儿。眼角眉间,无邪烂漫。
他身后,是盛世太平,京华尘梦。
我身前,是漫漫风沙,归路无期。
城墙上,明娉哭成了泪人儿,我觅觅等等,终究没见到他来。
戏中故事,咿呀铿锵,千回百转,就这么走到了结尾。
散完场,又该去赶下一出马乱兵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