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勇脸上的笑僵了一僵。
不过,想到到底是免了束修不管怎样还是比去学堂要省了一笔钱,这样想来,他心里好受了许多。
“风儿,你考虑的真周到。”他挤出一丝笑来,“只是,不知道这书本和笔墨纸砚要多少钱?”
“书本一百文,羊毫笔一百文,烟墨一百文,毛边纸五十文一刀,陶砚一百文。”
与此同时,徐圆正好来到了县里的书坊。
她拿起眼前不起眼的羊毫笔问店里的伙计,“这个怎么卖的?”
“客官,这个一百文。”
我的乖乖,就这么一只毛糙糙的笔居然就要一百文。
正想着,她看见眼前还摆放着比手中这只笔要好上许多的毛笔,虽知道贵,但徐圆还是不死心的去问了伙计多少钱。
“客官,这个笔要一两银子。”
…………
书本笔墨纸砚算下来要大几百文了。
沈大勇的脸色一下就垮下来了。
“好贵!”
不过,他还没开口,杨氏便出了声,“风儿,你这价格怕是说错了吧,这么贵,都跟乡里的差不多了。”
一毛不拔的杨氏听到这么多钱,当即就不干了。
沈风风轻云淡道:“二婶,我没说错,你自己也可以去打听打听,去外面买是不是要这个价格。”
杨氏面色一僵。
她哪知道外面卖是不是这个金额,这些事又不是她管的。
再说了,就算外面卖这么多钱又怎么了。
她不想出钱不行嘛!
杨氏的想法,被沈风一眼就看穿了,他轻声道,“若是不买书本,不买笔墨纸砚的话,请恕侄儿没办法教四弟弟念书。”
“风儿,大家伙儿只是想送娃子过来念念书,认认字,你一来就让大伙出这么多钱,怕是不好吧。”
杨氏虽不满沈风收这么多钱,但也不至于傻到自己冲前线,而是将视线转移让村里人去围攻沈风。
“都是乡里娃,买啥书啊,跟着你认两个字就得了。”
乡亲们虽被沈风说的金额吓到,但好在有心里准备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毕竟他们本就没想着白占沈风的便宜。
如杨氏不和的乡亲们听见她方才的话,也难得发出认同的话语出来,“循然,不然娃子们就先买书本,其余的后面我们看情况再买如何。”
书本。
也要一百文呢!
虽说离杨氏心里的目标值差了一百文,但到底少了几百文,让她心里稍稍好受一些。
只是她才刚才这样想,就听见沈风说,“各位叔伯婶子,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送孩子们来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认两个字,还是为了让孩子能多条出路,可以选择和你们不一样的路。”
大伙儿埋下了头。
虽一个个嘴上说,让娃子过来认两个字,不要像他们一样看见字就两眼摸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