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你俩一起来?
高力士,官场老狐貍,半生都混迹在大唐最顶层权力圈,他心中自然有个关于权力和金钱的兑换标准。
当年还是婕妤的武惠妃,为求一个三妃的身份献八宝珊瑚树做寿礼,东西擡进来的时候惊艳了整座太极殿,那个场景高力士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现在,有一株七宝玉珊瑚就放在眼前,高力士本能地开始琢磨这薛三是不是惹下了破天的祸事,需要他这个内侍总管从中周旋。
毕竟,大家明白等价交换的规则。
他这样问,果然看到薛三面上一红,讪讪地点头。
“大人明鉴,的确是有件难事要求大人帮忙。”
高力士脸色未变,心中却是一突。
他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背手绕着这玉珊瑚走了半圈,然后才语调温和地说。
“茁才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茁才是大壮的表字,是他出任招抚使一职之后李隆基亲赐的,高力士当时也在场。
他此刻不答应也不拒绝,而是要先听请托,摆明是舍不得吃进口中的这株七宝玉珊瑚。
高力士的心思大壮心知肚明,他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狐貍,脸上却半点不露声色,反而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大人,是这样的,下官这不是从米洲带了些物产回来了嘛,按规矩这些东西都是要交给郯王和陛下的。毕竟下官这船是陛下和郯王两人出资建造,下官就是负责跑个腿,船上的东西其实跟下官都没什么关系。”
“可毕竟是风里雨里走了一遭,种子都是好种子,是下官一颗一颗辛苦收集的,有些还冒了生命危险,九死一生,无论如何都想它们落地生根。”
“这作物来自米洲,与我大唐本土的作物耕种方法迥异,随便发给农人下官实难放心。”
“在米洲这么多年,米洲作物的习性和喜好没人比下官清楚,有能力也有信心把米洲作物种好。下官已经跟闽州官衙报备,不日便要进长安复命。到了长安下官这个招抚使的差事就做到头了,所以下官就想着,能不能请大人帮忙关说一下,下官有意去南洋岛上开辟农庄,替陛下和大唐育种。”
大壮还没开口的时候,高力士的心情还算放松,他以为是薛三向让他帮忙请功。
结果刚听了几句他眉头就皱起来了,薛三一直说什么风里来雨里去的,难不成是想把这船物产都私吞?
那可不行啊!别说这玩意值不值钱,就算一文不值那也是陛下入了股的,天家的羊毛谁敢随便薅?!
再往后听,高力士就有点懵了。
所以薛三这是在说啥?他说米洲作物只有他会种?那他这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是想接济邀功吗?
等到最后一句,高力士彻底糊涂了。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所以薛三绕了这么一圈,其实就是想要去南洋岛上种田?那他用得着这么郑重其事吗?
转念一向,忽然又觉得有点道理。
薛三这一趟回来,先不说找没找到新土地吧,光州胡岛和黑水靺鞨这两件差事他就办的漂亮。
如果按照陛下的想法,其实早在黑水靺鞨归附的时候就想把薛三叫回来了,这么能干的招抚使还去漂什么啊,南疆北地那个地方不够他施展?
可惜晚了一步,那时候的薛三已经扬帆出海,茫茫大洋上上哪儿拦人去。
现在薛三回来了,不但回来还带了这么多物产,声称发现了米洲新的国度。
以高力士对李隆基的了解,薛三回来短时间内必然不会再放出去,提个从六品或者正六品的官职给皇子做帮手,端看陛下怎么平衡——薛三的本事足以给任何一位领了差事的王爷积累政治资本。
现在看,薛三自己多半也是知道的。
他以前给郯王打下手,跟王皇后的娘家关系密切,得宁王举荐,连武氏一族都有意拉拢他。
薛三要是不想一回大唐就卷入朝堂派系纷争,出门避祸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南洋岛距离大唐本土也不算很远,薛三能驾船去到另一块陆地,南洋岛这个距离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陛下能同意吗?让一个颇有实绩的年轻官员去岛上种田,这怎么说都像是暴殄天物啊!
高力士背手在屋子里走了几圈,心里一直在衡量这件事的难度。
薛三果然是只滑不溜手的狐貍,他送这么大的礼给自己是为了求一条逃生路,那这礼他收着也不亏心。
但这事儿要怎么才能做的不动声色,毕竟牵涉到朝廷命官的安置……
大壮一看高力士这表情就知道事情有门。
他是故意把话说的冠冕堂皇的,因为他知道高力士也需要他这样说,至于内中的含义高力士会自行解读并逻辑自洽,根本不需要他主动坦白。
——就算他说实话对方也未必会相信,高力士这只官场老狐貍只相信自己的解读,所以不如先把姿态摆出来,大家都好就坡下驴。
果然,高力士在片刻的沉默过后,笑着点了点头。
“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移栽海外的作物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便是最富经验的农人也未必能做到。”
“种子采集不易,又都是能救荒的作物,当然要好好栽培。南洋海岛一年多收,正是适合耕种的地方。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你带回了适合那边种植的作物,设个皇庄也是应该的。南洋群岛面积颇大,要立皇庄须有司农寺的官员主持,一个从六品上的司农寺丞是少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