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菀看她愁容满面,忍不住笑了,“你在说什么,就算你想,皇太后也没说要让你搬出去啊,你还是老老实实跟婉嫔一块在储秀宫继续过日子吧,本宫还盼着你们继续帮本宫操持门面,还有这宫里的其他妃子也得让你们帮忙管着,本宫都当惯那甩手掌柜了,你要是说走就走,岂不辜负本宫的用心了。”
“娘娘真好。”颖贵人这人感性极了,听娘娘这么一说,立马泪珠子浮现在眼眶里了。
直让婉嫔没眼看,娘娘的好,她早就知道了,但颖贵人总是这副不争气的模样,被娘娘看到了,还以为她们都是这副不争气的样子。
要他说,娘娘对她们好,那她们就将这份好记在心上,用行动报答娘娘的好,颖贵人老是哭有什么用。
颖贵人一旦哭起,那哭声一时间没法停下来的。
魏紫菀只好借出自己的肩膀让她靠着哭,无奈道:“以后本宫就不提前告诉你这消息了,省得你又哭,你这样子,要让本宫拿你如何是好,就不能再争气点吗,婉嫔可不似你这样,婉嫔当初可镇定了。”
颖贵人一边抽泣一边不争气道:“婢妾确实不如婉嫔姐姐争气,但婢妾也不求争气,婢妾只求娘娘怎么样都好,别抛下婢妾就好,婢妾所求不多,便是能升得高位,以后都能跟娘娘葬到一处。”
这宫里的妃子百年后一般都是同位份的葬到一处。
魏紫菀知道她想表达她们百年后都要亲亲密密的意思,但是想到百年之后都化作一捧黄土,她还是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百年之后啊,想想这种事还是不经想。
她现在还年轻,她还想着等永琮永璐和静和恪成亲后,她到他们府上轮流过日子,那才是她期待已久的美满日子,想想就觉得幸福。
只不过那时候颖贵人和婉嫔这两个粘人精——
或许永琮永璐能帮她求得新帝,让她带两个好姐妹一起出宫享受日子。
想到这,魏紫菀不禁后悔早些年没让儿女们被这两个宫妃抚养一段日子了,有过抚养的名分在,如同康熙帝的宜妃,在长子被囚禁后,被养子接出宫孝敬了。
有这等前例在,她两个姐妹再怎么说也能被一视同仁吧。
失策了。
魏紫菀心里连连叹息。
……
宫里宫外如今的情况便是盛传皇后毒后的名声。
皇后始终不知,她被囚禁到长春宫,始终不闻外界风声。
慧妃得知这些时候,就差出现在皇后面前耀武扬威了,只是皇后那里被人看得紧,任何妃嫔都无法越过重重防线出现在皇后面前。
不过她心情爽快倒是真的,以往盼着皇后倒台,但皇后贤良淑德的名声始终牢牢悍着,旁人无法动摇,皇后不管有子还是无子都是这宫里地位最高的贵主儿。
她以往生有龙凤胎时都不指望将皇后扳倒,只盼着龙凤胎长成之后,永璇能仗着龙凤胎的吉祥名声跟皇后的嫡子一较高下,但是如今皇后自己将自己整垮了,等皇后的身份一被废除,十二阿哥永璂便不再是嫡子的身份。
而各宫子嗣中,明摆着位份最高的贵妃,贵妃的一亲子一养子都自绝夺位可能——
这是贵妃在皇后倒台之前做的事情,即便当时贵妃是聪明的,想要借此避过皇后的算计,但是用现在的目光来看,贵妃真是愚不可言,就差了一步,就彻底将自己儿子的夺嫡之路堵死。
贵妃终究是差了一步运道啊。
不然等皇后和嫡子一倒,宫里最显眼的便是贵妃的两个儿子了。
慧妃嘴角控制不住抽动了一下,缓缓扬起笑容,心情十分快活,快活到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贵妃的两个儿子不能继承皇位了,那便宜的就只能是她了。
谁叫有子的宫妃中,她算是位份极高的,并且她的子嗣还是一对龙凤胎,这就注定其他妃子所出子嗣比不过她的永璇。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事还是亲眼目睹皇后倒台,唯有这样,她的儿子才能被万岁爷注意到,她已经迫不及待等着这一幕发生了。
慧妃心情之畅快,各宫人皆有听闻。
高兴者有,但都不像她这么高兴。
皇后倒台了又不意味着她们能坐上后位,她们反而还要迎来新后,这新后是个什么性情的人暂且不知,但要是以为一切事情都偏向她们,那还真是无可救药的愚钝了。
她们只能盼着新后是个好的,或是个真正贤良淑德的女人就好。
这样她们才能在这位新后的手下活得舒舒服服。
娴妃跟慧妃心情截然相反。
娴妃得知皇后被颁布的种种罪名。
尽管有些事没有光明正大广而告之,毕竟天下人只要知道皇后有罪,具体过程就没必要知道了。
可娴妃无时无刻都想知道害自己孩子的人的幕后推手是谁,从前她怀疑过皇后,但没有确实的证据,如今看皇上这副容不得皇后的样子,她立马去乾清宫外跪下来,求皇上给她一个说法。
万岁爷只让她跪着,跪了半天都没给她一个答案,便让她回去了。
从那时起,她就确信无疑皇后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也因此,她要让皇后不惜代价绝望死去!
长春宫是有着重重防守,但她若是拼了一条命,也不是不能让皇后知道一切真相。
要是让皇后只在被废了后位那段日子痛苦,那多可惜了,要是不能现在就让皇后时刻备受煎熬,不能让皇后知道富察氏的族人因她受了多少折磨,甚至于出嫁的女子都要被遣返回娘家,这种种事情不让皇后知道,她怎么舍得。
她曾经为了自己的子嗣受过那么多折磨,凭什么皇后就能这么轻松。
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化作一滩血水,她这辈子都无法原谅皇后,她要皇后这辈子饱受折磨!
娴妃面无表情回了自己的翊坤宫。
皮笑肉不笑叫来奴才将自己打扮好,以最光鲜亮丽的面容出现在长春宫宫外,便是不顾一切闯进去,即便有宫女的阻拦,这也不妨碍她大肆张扬朝着长春宫内喊着皇后被废之事天下皆知,皇后是毒妇之事传遍天下,富察氏一族因皇后这个毒妇受了无数折磨。
便是等她喊完这些话,旁边的奴才总算捂住她的嘴了。
可这时已经迟了,娴妃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尽管不能让皇后看到她此时穿着的一身华服,也不能亲眼目睹皇后此时的狼狈。
但是听到长春宫里传出的哀嚎声,娴妃还是痛痛快快大笑着,放肆笑着,心情前所未有的畅快。
她终于为她的孩子报仇了,她让皇后生不如死了。
笑着笑着,娴妃身子软成一滩烂泥,被人扶着出去,稍后皇帝传来命令,让她禁足。
可这会儿不管是禁足也好还是让她受皮肉之苦也罢,娴妃心愿达成了,有些事情便不是什么大事了,她只管她现在的畅快。
她哼着小曲,照顾着在床上的小孩,这是她的侄孙儿,也是目前为止跟她子嗣血脉最亲近的人。
想到这,她突然怔住了,又忍不住嚎啕大哭。
要是她的孩子能留下来就好了,即便只是出生就夭折,但是她一定能让万岁爷给孩子起个名字的,只要有了名字,就有了归属。
这样她就能过继侄孙儿给她孩子了。
她的孩子也能有香火祭拜了,不再是黄泉下无名无姓任人欺负的小鬼了。
她又是哭个没完,孩子受她影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奶娘们惊慌失措接过孩子哄着,而娴妃无人敢动。
奴才们不动声色退下,任由娴妃哭,她们这些奴才也不能做什么。
只盼着娴妃娘娘哭完之后恢复正常,毕竟这翊坤宫还倚仗着娴妃娘娘作主,若是娘娘精神不正常,苦的也只会是她们这些奴才。
……
皇后在多次试图撞柱无果后,也想过咬舌自尽,但是那些奴才做得更绝,将她嘴塞住了,若是她拼命将嘴里的布给弄开,那些奴才就将她下巴给弄脱臼,这样一来,她如何能咬舌自尽。
她这等情况下只能绝食自尽了。
便是有流不完的泪,她没想到皇上竟做得这么绝,要毁了富察氏一族这百年来的昌盛,她更无法想象,她竟成了富察氏一族的罪人。
她的罪名让天下人皆知,皇上还不如让她干脆死去算了。
怎么让她受了这么多折磨,这么多苦。
她彻底熬不住了。
乾隆帝最是清楚皇后现在的情况,只是过去的夫妻情散去,就毫无情分可言了。
他只是在等着,等着钦天监算好的废后之日的到来。
等那日来临,便是皇后被废的日子,往后将皇后送去圆明园,皇后是生是死都与他无关了。
便是念着多年的夫妻情,他没有绝了皇后性命,便是最好的恩赐了。
乾隆帝默念着日子,闭上眼睛假寐。
魏紫菀听着宫中各种流言蜚语传来传去,得知皇后身上又背了那些锅,又得知娴妃去长春宫外闹过一回,皇后现在什么事情都知道了。
只是这些流言在她耳边传过一遍,都不被她放在心上。
其实这种事情说多了也就那样,趁人惨败时落井下石。
若是那些日子皇上没让她轻易过了他那一关,现在被宫中妃子落井下石的就成了她了。
她毫不怀疑以往待她亲近的妃子会跟她反目成仇,奚落她,除了婉嫔和颖贵人这两个人,毕竟这两人能让她真心以待,肯定是人品方面过得去的。
所以这次皇后被废之事,她全程保持沉默,只听来宫中的流言蜚语——这些话不是她不想听就能不听的,毕竟宫里都传遍了,她要是出了储秀宫走一走,都能听到一些低位妃子在商量这种事。
她再次深刻意识到帝王的手段有多狠绝,这是连半点面子都不留给皇后了。
不管是身份高的还是身份低的,都能将以往高高在上的皇后放在口中议论。
她不禁打了个哆嗦,越发确信自己要远离帝王的想法了。
爱新觉罗氏,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果真不是假的。
……
两个月后,皇后富察氏正式被废,从此废后的消息便在宫里渐渐没了下文。
谁也不知道废后去了哪儿,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废后的结局肯定不会多好。
皇太后接管宫权,为了一扫这些时日的晦气事,皇太后决定大封后宫。
便是将一些资历够的妃子的位份提一提,好让她们不至于被新人看低。
即便新人出身再高,可入了这皇宫,就得守着这宫里的规矩,入了宫就都是皇上的妃子了,自是看在宫里的资历以及生养的子嗣,还有伺候皇上是否得宜一事。
不然升位全看家世,那就待其他宫妃不公了。
家世这种事只能在刚入宫时锦上添花。
不然以舒嫔的身份,也只在入宫时被封做嫔位,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也始终是个嫔位,不如其他出身不好,但是资历深,并且育有子嗣的宫妃更得万岁爷欢心,那些宫妃就差不多都封了妃位。
位份最高的便是这既有资历又有子嗣的贵妃娘娘魏氏。
就在皇太后决心要大封后宫时,皇上下了一道圣旨,便是将贵妃所在的魏氏一族擡进满洲正黄旗,从今往后,魏氏一族便不再是汉军正黄旗人。
并且勒令魏氏一族今后更改姓氏,将魏氏称作魏佳氏。
魏紫菀得知这事后,惊得无法言语,皇上这是在闹什么。
居然将她擡进满洲旗。
是忘了之前他们俩闹得多不愉快吗,都闹翻天了。
还是说皇上就是那等心胸宽大之人。
一想起这个可能,魏紫菀禁不住打了个哆嗦,但不管她怎么猜测,都想不通皇上的意思。
好端端的将她擡旗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