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
太后将这两个字含在舌尖念叨了一遍,哼笑道:“时间可不等人。前朝后宫瞬息万变,只有抢占先机,赢面才大,若是晚了,想要逆风翻盘,付出的代价将难以想象。哀家只希望,茵儿能越早明白这一点越好。”
“太后睿智,这样的道理也只有您懂得,既如此,您又为何不亲自教导周主子?”
太后浑浊的眸子倏地冷了下来:“哀家把茵儿护的太好了,有些事,即便哀家说破了天,茵儿怕是也不会明白。倒不如让她去撞个头破血流,到时候,她自然明白谁对她是真心实意。”
最后四个字,太后咬的格外重。
周嬷嬷奉承道:“太后思虑周全。”
*
除去用午膳和休息的一个时辰,周宝林一直在佛像前跪着。
天色暗了下来,泰安殿里的烛火陆陆续续亮了起来,蜡烛里时不时的爆个火花,是寂静的殿中除了呼吸声外唯一的声音。
纤凝揉了揉困乏的眼睛,小心翼翼道:“娘娘,天色已晚,咱们该回去了。”
周宝林没有应声。
纤凝抿了抿唇,没有再提醒。
又过了一会儿,纤凝的眼皮子沉沉的阖上,等她再有知觉时,是周宝林给她拍醒的。
周宝林语气急切:“纤凝,快醒醒,走水了。”
“走水了?”
纤凝阖上的眼皮子倏地睁开,映入眼帘的是大盛的火光。她反射性的拉着周宝林就往外跑,可殿门从里面却怎么也打不开。
她一下子就急了:“娘娘,门被人从外面锁上了。”
周宝林指甲死死掐着手心,保持着清醒:“看来是有人不想让本宫出去了。”
她来给自己孩子祈福,却不想给了那些贱人害她的机会。
只是想要她的命,也得看她们要不要的起。
萧烨正在褚玉苑陪卿欢用晚膳,听见外头的嘈杂声,眉头一皱,还没开口去问,就有宫人匆匆跑进来跪在地上道:“陛下,泰安殿走水了。”
萧烨一惊,蓦地站起身:“好端端的,怎么会走水?”
卿欢眼皮子一跳,不知为什么,她心慌的厉害。
只听宫人道:“具体情形奴才也不知道,只知道周宝林和她的贴身宫女纤凝被困在了里面。”
泰安殿虽然在御花园附近,但由于是佛堂的缘故,后宫嫔妃又大都年轻,很少有人去这里,所以就很是清冷。
骤然走水,最先发现的还是泰安殿值守的宫人,然后是巡逻的侍卫。
火势刚烧起来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被及时的扑灭了。
萧烨和卿欢到时,困在殿中的周宝林和纤凝浑身狼狈的被宫人给救了出来。
周宝林看着近半年都未曾见到的男人,连行礼都忘了,只眼眶含泪的看着萧烨,神情隐忍。
太后听闻泰安殿走水,也是坐不住,匆匆坐着仪仗赶来,还未下仪仗,就看到周宝林这副模样,眉头当即就不满的皱了起来。
这个时候,是顾及儿女情长的时候吗?
她扶着周嬷嬷的手下了仪仗,众人纷纷行礼,萧烨拱手道:“天寒,母后怎么来了?”
太后冷冷道:“泰安殿走水这么大的事,哀家就是在慈宁宫坐着也不安心,何况茵儿还被困火中。”
说着,她的目光在周宝林身上来回扫视了一遍,见周宝林脸上只是有些烟熏过的痕迹,身上也没有受伤,才放下了心。
萧烨直起身子,余光瞥了周宝林一眼,顺势问巡逻的侍卫队长:“可有伤亡?”
侍卫队长道:“回陛下,并无伤亡。”
萧烨点了点头:“好好儿的,泰安殿怎会突然走水?可有查清缘由?”
这个问题,侍卫队长就不知道了。
他们来时只负责灭火救人,其余事情,也不该他们负责。
泰安殿的掌事太监忙站出来回话:“回陛下,奴才刚刚粗略的查探了一番,火是从泰安殿的主殿里面烧起来的,而起火时,殿内就只有周宝林和纤凝姑娘,再无旁人。”
纤凝一听,眉毛一竖,怒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身为泰安殿掌事太监,监管不利,以至泰安殿走水,如今竟还敢推卸责任?”
掌事太监苦着一张脸道:“奴才不敢,陛下,奴才只是实话实说。”
一直沉默的柳贵妃这时道:“周妹妹,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查明为何会走水,至于责任不责任的,等查明走水真相后,再论也不迟。”
白美人附和道:“贵妃娘娘说的极是。若是意外走水……”
“不是意外!”
白美人话还未说完,便听得周宝林斩钉截铁的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