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要用衣袖去擦,梅鹿看不过,掏出条手绢,递给他:“喏,用这个擦吧。”
那手绢是丝绸的,孩子看了一眼,后退一步,道:“不,不用,了!”
他随手扯下一片叶子,胡乱擦了。
宝钗心中一动,有意引他再说几句:“你写的这是什么字?”
小孩儿脸更红了,道:“不,不知,道!”
宝钗低头细看,见那字像画出来的一座山,便猜道:“这是你自制的山字吗?”
小孩儿脸红得几乎要滴血,期期艾艾道:“我,我听说,说字,都是,以前的人,人创造的,我......”
“你也想造一个字来?”
“我,我,没人,教我!”小孩儿沮丧地垂下头,却又很快握紧小拳头,扬起脏脏的小脸,一双眼睛乌黑发亮,“我,我就,就想,我也是,也是人,为何,为何不能,自己造字呢?”
黄岩忍不住赞道:“好有志气的孩子!”
宝钗忽道:“你是不是姓邓?”
小孩儿吃了一惊:“你,你怎么,知道?”
宝钗微笑不语,心下却着实庆幸,天可怜见,竟教她在此遇到了邓艾,以后替曹魏灭了蜀国的名将邓艾!
她笑得愈发温和:“好孩子,你既这般好学,我送你去跟着先生读书如何?”
邓艾大吃一惊,四下看了看,才犹豫道:“我,我家,没钱。”
“不用钱!”宝钗笑道,“只要你家里舍得下你,等我办完事回来,便带你回襄阳读书。”
邓艾更加吃惊了,下意识地回头要找家里大人。
宝钗从衣上解下一块玉佩,放到他脏兮兮的小手里:“拿这个去给你家大人看,你若当真愿意,我回来时便要将你带走。”
邓艾捧着玉佩,半晌才回过神来:“你,你说话,算话!”
“算话!”宝钗坚定地道,“咱们约好了便绝不相负!”
邓艾擦一擦眼泪,向着身后的茅屋奔去。
宝钗看着他进了院子,转身上马便走。
梅鹿大惊:“小姐,那玉佩就给了他了?”
宝钗笑道:“若收复得这孩子,别说一块玉佩,便是一座城池也值得。”
新野县城,人群涌动,行人们依然衣衫破旧,面有饥色,却一片安宁祥和。
宝钗找了一家茶楼,沿窗坐着,留神听周围人谈论。
谈论最多的,就是新到此的刘皇叔,如何爱民如子,宽厚待人,如何守着新野,免遭屠城狂魔曹操惦记。
两个痞里痞气的年轻人走了上来,恼火道:“什么刘皇叔?不过是被曹操大军追得无路可逃的丧家之犬,到了咱们荆州的地盘,还要到处哄骗人心!”
“牛大,牛二,莫要信口胡说。”楼梯口坐着一位年长些的长者,显然与那两人极熟,喝着浑浊的便宜茶水,却依然穿着长袍。
他说话也颇斯文:“刘皇叔以数千仁义之军,对战曹操十万虎狼之师,仍能有来有往,此时不过暂不及矣,何必口出恶言?”
“对对!”其他人皆赞成,“有刘皇叔守在此,曹操就不敢轻易犯咱们荆州了。”
那牛大、牛二恼羞成怒,又一时找不到话语驳斥,四面看了又看,见到窗口坐着个生面孔。
年纪不过十三、四岁,容貌俊秀至极,听到众人夸赞刘备,面露微笑点头。
看起来是个软柿子。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上前,喝道:“小白脸,你笑什么?”
宝钗笑容不改,喝了口茶道:“奇怪,茶楼上怎么有犬吠之声?”
梅鹿眨着一双大眼睛,接口道:“什么犬吠?”
“岂不闻狗拿耗子多一举?”宝钗微微一笑,继续喝茶。
梅鹿恍然大悟:“哦,管天管地,还要管别人是哭是笑,当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她主仆俩一搭一唱,那两个小痞子岂有听不出来的,大叫一声扑上来道:“竟敢骂我们是狗,活得不耐烦了!”
宝钗早有准备,手已按在剑柄上,待二人扑至,抽剑而起,抵在其中一人脖颈上。
她这副身躯自幼习练骑射剑术,但拔剑与人对峙还是首次,心下也有些紧张,一举成功,立时喝道:“别动!”
没想到这秀气的少年出手这般凌厉,那两人欺软怕硬惯了,霎时吃了一惊,被剑抵着的人差点儿哭出来。
他两个一起求道:“公子饶命!”
宝钗本就有意闹出动静,以剑指着那牛大,喝道:“走!”
兄弟俩不敢违抗,乖乖垂手走下楼,站在大街上。
宝钗仍以剑抵着他后心,笑道:“你们两个大叫十声‘刘皇叔仁义无双’,就放了你们!”
街上众人见这边有热闹看,都围了过来,又见这小公子这般俊秀好看,虽拿着雪亮的长剑,也没人害怕,还呼朋唤友地来围观。
霎时,整条街的人都围了上来。
牛大、牛二平日耀武扬威,做惯了地头蛇,众目睽睽之下,哪里说得出来?
牛大被剑尖逼着,才忸忸怩怩小声道:“刘皇叔仁义无双!”
梅鹿大声道:“什么?是蚊子在嗡嗡嗡吗?”
众人跟着起哄,宝钗剑尖微微一送。
牛大后心一疼,再顾不得羞耻,一闭眼,大叫道:“刘皇叔仁义无双!”
他弟弟见哥哥服软,也只得跟着大喊起来。
一时,街头上喊声此起彼伏:“刘皇叔仁义无双!”
“哈哈哈!”忽听街头传来一阵爽朗笑声,一条昂扬大汉纵马而来,声如炸雷一般叫道:“是谁这般有眼光?”
人群让开一条通道,那人走了进来,身形高大,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正是得了信前来的张飞。
那两痞子战战兢兢,颤抖不已,口中仍在喃喃低语:“刘皇叔仁义无双!”
张飞哈哈大笑,向持剑而立的俊秀少侠拱手道:“你是谁家的小公子?走!俺请你喝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