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59章 第 59 章 二合一(开始行动、包工……

第59章 第 59 章 二合一(开始行动、包工……(1 / 2)

第59章第59章二合一(开始行动、包工……

(一)开始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熬了大夜的两位族长,精神抖擞地爬了起来。

两位的老脸上满是亢奋,精神头十足,跟吃了金戈铁马丸似的,紧急就召集了各房代表去边上的空地上开会。

实在是昨天晚上讨论得有点多,只觉得自己汤氏一族要搞大事了,激动得一整晚都没怎么睡着。

汤望河找了个高的位置,中气十足地,就按照昨晚族老们一起商议好的,赶紧把后面的打算和安排,对全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听完介绍,大家对于所谓的工分安排,并没有太多意见,反而觉得这样很公平,纷纷认同“亲兄弟明算账”关系才能更长远。

而对于全族一起完成开荒和修房子,大家更是纷纷赞同。

因此就算是说定了,后续出去做工的人,拿到工钱后,统一交给族里安排用于建房。

而去开荒的人和去建房子的人,则是听从族里统一安排调度。

见了这场面,两位族长满意地点点头。

汤望同蕴酝酿了下,大声动员道,“我们汤氏一族跋涉来到这里,今后能不能在这金陵城立住脚,就看各位的了!”

“还请大家团结一心,万事以族里为先,共同做好眼前开荒、做工和修房三件大事!”

不愧是做惯了思想动员工作的,短短几句话,把大家激得心潮澎湃,连声响应起来,仿佛接下来不是去做工开荒,而是要上战场似的。

场面热闹了好一会儿,大家的心情才渐渐平息。

再之后,分起工来就快了。

不得不说,如今汤氏一族的人口结构很健康,是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底部较宽,顶部较窄。

年轻人口比例较高,意味着劳动力较高。

一时调动了将近六百人,全是十五岁至四十岁的好劳动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全族建设中。

另外十二至十五岁青少年,以及四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将近二百人,则被安排给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烧火烧水煮饭。

另外十二岁以下的,有一百多人,则暂不做安排,只让他们自己见缝插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可。

而六百劳动力,直接被分为了三队,每队均是二百人。

第一队,由汤大强和汤显甲带着,准备去南城那边找工做。

他们大都是原先两族护卫队的,个个年轻力壮,承受得起工地的重体力活,都是奔着甲等工去的。

吃过早饭,打包了一些行李浩浩荡荡就往南城去了,显然是打算找到工后就在那里闷头干一段时间的。

第二队,由汤显山和汤显乙带着,计划去小清凉山开荒。

这队有男有女,大都还是年轻的,拿着凑来的斧头柴刀,从定淮门出去向北而去了。

第三队,一百人去县衙那边继续排队去办理户籍。

县衙规定了他们必须正主到场签字画押,才能给办户籍,所以他们现在每日会按户派出一百人过去办理。

好在这金陵城里的县衙办事t速度挺快,一整个上午基本上就可以处理完,下午还可以继续回来干活。

这一对的两百人,则主要是安排去边上的地基处,继续按照范围划分进行清理。

昨天只是把上面的杂草刨开,今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该除的除,该挖的挖,该平的平,该搬的搬,估计得忙个好多天,才能把这一大片清理出来。

而留在驻扎地的少男少女和老人们,收拾完摆得到处都是的陶锅和陶碗,又把各处火堆的灰烬收集处理后,就又该准备午饭了。

去南城做工和去开荒的都带了干粮,一早上赶制出来的馒头大饼,而其余留着清理地基的二百人,以及孩子们和他们自己,都还需要吃午饭,着实不是个小工程,尤其是只有一口口小陶锅的条件下。

一时,绝大多数人都忙碌了起来,整个汤氏快速运转起来。

只十二岁以下的半大不大的孩子们,在西北这一块区域里,四处溜达。

这一块差不多就有一个县城那么大,他们昨天一整天都只逛了一小片。

不过就昨天那一小片,就让他们找到不少惊喜。

包括就在他们驻扎的那一块前面不远处,就找到了三口水井,其中一口里面还有在出水,另外两口族里大人们下去掏了后,也出水了。

藏在一个像是后院的地方,不是他们这些小孩子眼睛尖,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发现不了。

这下子就省了大家不少出去打水的功夫,得了不少夸赞,因此今天他们“寻宝”的热情更盛了。

这里没有别人,交待不要出去太远后,有大一点的孩子们看着,便放心他们四处玩。

汤小米就夹杂在这群孩子们中间,跟着四处溜达,边上跟着同样好奇地四处打量的汤凤儿。

她俩都还不满十二岁,所以不需要做事。

至于汤甜甜和汤欢欢,则是开年都十三岁了,就没办法跟上来了。

着实让两个堂姐妹失望了好一阵,倒不是她们贪玩,而是跟着汤小米四处转悠实在是好玩,一路听她讲各种故事。

例如这金陵城里,曾经住着一户姓王的大户人家,他家有一个孩子叫王羲之,他非常喜欢书法,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还说这金陵城里,曾经还住着一户姓谢的大户人家,他家有一个长得很帅的孩子叫谢安,他不想做官,朝廷却硬是要征召他,他只得躲到山里去,一躲就躲了十多年,最后还是不得不出来去做官,还一路做到了史部尚书,甚至总揽朝政。

如此一个个小故事,听得男孩女孩们都聚精会神,就连大一些的孩子们也喜欢跟在她身后听她讲。

一时只以为是汤小米编造的,不由得纷纷赞叹她的想象力和编故事能力。

汤小米只是笑一笑,没有多解释这些其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且还切切实实就生活在这金陵城里。

只一次汤承诺、汤承言两兄弟,无意识听她说起谢安的一个脍炙人口小故事,只觉得有些耳熟。

回去和自家爹爹一复述,父子三人才发现竟然是东晋大臣谢安的故事。

不由得纷纷称奇,一时搞不清楚汤小米是真的知道了说的,还是无意中编造巧合对上的。

“我觉得他们家的人都有些神奇的!”汤承诺激动地说道,“大强叔就不说了,之前做的那个磨坊还是筒车模型,可都是非常精巧,一般人可做不出来,更别说他时不时还能说准外面一些大势。”

“陶婶子更是,医术竟然比彭城里的老大夫还好,上次我娘拉肚子,吃了她一粒药就好了,还有小婶婶经常说腰痛,找她按了几次竟然就说缓解多了,之前可是没少看过名医的。”

“还有这个小米妹妹,看着不咋突出,可是说的这些小故事可都是一套一套的,仿若博学之才似的,咱小姑对她还推崇不已,说她什么算学很厉害。”

随着大儿子这些话,汤显通不由得陷入沉思,一时不禁也觉得这一家人有些违和。

倒不是说不优秀,就是因为太优秀了,与乡土出声的背景不太匹配。

汤承言年纪小,只倒觉得挺正常的,“说不定就是有的人天资聪慧呢,他们只是恰巧出身在村里,并且只是恰巧一家三口都聪慧罢了!”

汤显通不禁从思绪中拔出来,一时暗叹自己怎么被大儿子影响,竟然真觉得人家不正常了。

就像承言说的,人家只是优秀罢了,又没违法犯罪,想那么多干啥。

摆摆头,便不再多想。

这边汤大强还不知道背后有人揣测自己一家,他正和汤显甲,带着二百人的大队伍,快速向南城那边赶去。

按照之前打听好的,目标明确德就向着南城门边上的红色招贴处找去。

此时时间还算早,只见红色招贴。

这小吏是被派来这处招工的办事人员,看着他们人多势众且各个都不太好惹的样子,还以为是要找事,差点拔腿就跑,然后去搬救兵。

他们是有救兵的,就在东边原宫殿旧址那边,有三千徐家的私兵正驻扎在那里。

他们可是徐家的私兵,武器精良,且完全听命于徐家,城里但凡有人敢不守规矩耽误徐家工程进展的,立马赶过来处置。

之前就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工地上和码头上,有那胆大包天敢惹事的,都被这群私兵们教训得服服帖帖的了。

现在外地来送物资的大船,都很明白这金陵的货物不能克扣。

县官不如现管,远在扬州的徐温大人震慑不到的宵小,就靠这些私兵出马处理了。

一时,金陵城内外,大家都老老实实起来。

所以这小吏好久没看到过找事的了,还惊奇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赶紧跑去搬救兵。

幸好汤大强手快,一把扯住人,连忙笑着问道,“小哥,请问你们招工吗?我们都是过来找工的,昨天过来问过,我们是北边定淮门边上的汤氏一族,后面都是我们族人。”

见他语气和善,小吏定睛一看,果然见人堆中好几个眼熟的,确实是昨天来过得。

这才止住脚步,嘴里连连说道,“哎呀,你们这人数咋这么多?还一个个都气势汹汹的,我还以为是来挑事儿的呢,吓我一跳。”

对面汤氏众人听到气势汹汹这个形容,实在是无奈,他们都是再老实本分不过的农民,不知道为什么南下走一趟,这气势走到哪里都消不了了。

实在是他们一路上,习惯了警惕,时刻大睁着眼四处打量。

再加上之前连续几个月的训练,养成了擡头挺胸的好习惯,加上又都是选的年轻力壮的,可不就看着有一股气势嘛。

汤大强赶紧补充道,“不敢不敢,我们是来找活计干的。敢问大人,能给我们安排做工吗?我们可是把全族的壮劳力都带过来了,全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小吏见他态度好,放松了不少,连声说道,“哎呀,你可别叫我大人了,我就是个跑腿的,你们等一下,我去找一下管事,让管事来和你们说。”

说着转身向城门不远处的一所宅子跑去,沿着角门就钻了进去。

-

(二)包工头//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