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封则是徐温送来的,只说需要他回去主持大局。
前一封让他知道扬州现在形势危急,尤其是那瘟疫,实在是凶险。
王氏白天去给徐温侍疾,晚上都不敢回去自家宅子,生怕把疫病传给了几个孩子,可见她心里也是害怕的。
这病一旦感染上,可是无药可医,只能靠硬挺,挺过来就能活,挺不过来则是个死。
找了大夫,也只能通过刺激人体xue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疟疾的目的。
最多只能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终究还是要靠病人自己挺过去,所以她自己敢于冒险,却不敢拿几个孩子冒险。
此时她的信里,就是在劝徐知诰暂时不要回去,免得染上疾病。
而徐温的信,却又让他看到机会。
当初徐知训还在世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过多余的想法,只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养子,给徐家尽心尽力办各种事。
可是徐知训在辅政时,嚣张跋扈,引发了朝廷中很多大臣的不满。
后面更是直接卷入了权力场上的利益冲突和生死搏杀,竟然直愣愣地惹怒了将领朱瑾,双方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后朱瑾设计诱杀了徐知训。
徐知训的死,对徐家是很大的损失,毕竟他是从小培养的下一代接班人,把他放在朝中既是为了控制朝廷的权力,也是为了培养他的执政能力。
他这一死,让徐温悲痛之余,也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虽然他后来平定了叛乱,灭了朱瑾全族,但对于接班人的问题却出现了犹豫。
实在是他知道,另外几个亲生儿子能力都不咋滴。
而正是这一变故,为徐知诰提供了上位的机会,他得以补位并开始协助徐温处理朝政。
徐知诰为徐温做事非常谨慎,任劳任怨,有时通宵不解衣带。
徐温因此越发喜爱他,常对其他几个亲身儿子说:“你们为我做事能够像徐知诰吗”
尤其随着南吴内部各方角逐越发激烈,以至于徐温不得不越来越倚重他。
直至这两年,更是以徐家嗣子的身份出现,结交朝廷大臣,逐渐接手了徐家的部分政治资源。
徐温本来还在犹豫,毕竟徐知诰不是亲生儿子。
尤其是他的几个心腹都反对徐知诰上位,认为徐知训虽然死了,但应该由徐知训的弟弟徐知询接任。
徐知询比徐知诰这个养子更有资格,继承徐家在南吴朝廷势力。
徐知诰即便为徐家立下再大的功劳,拥有再强的能力,也不应该有继承徐家家业的资格。
徐温却难得没有听几个谋士的建议,他有自己的考虑,对于谋士们建议边缘化徐知诰的建议,他只以徐知诰孝顺为由搁置了。
至于真实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反正自长子去世后,他把几个亲身儿子都从朝堂上撤离出来,反而推了徐知诰出头,他们家的私兵也让徐知诰参与。
哪怕下属和亲身儿子都不满,他还是如此做。
尤其是这次,他一倒下,整个诺大的徐家竟然陷入了群龙无首,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番深思后,直接去信让徐知诰回来主持大局。
而这边徐知诰看着两封信,思考了一小会儿,不顾夫人王氏那封信中的阻拦之意,招手对几个贴身护卫说道,“走!我们回去扬州!”
只能说他实在是一个充满了冒险精神的人,此时他看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内心不禁燃烧起来渴望。
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搏一把。
小徐县令一再劝阻,只觉得现在扬州可是危险得很,别人都在想办法逃出,他怎么还要逆行回去。
“父亲大人病倒了,我怎么可以躲在这里独享平安!”徐知诰义正言辞地说道。
然后便领了一百私兵,准备向扬州出发。
而另一边,西北角汤氏所在区域内。
汤小米一家三口,也在悄悄议论着扬州正在发生的疫情。
原来随着有人逃过来,扬州疟疾爆发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金陵城。
徐知诰几乎是和大家同时知道的,只因为他入了山,送信的人找不到。
而此时,金陵城内已经出现了感染病人,只因为接触范围较小,暂时没有扩散。
一时城内众人莫不人人自危起来,再不敢互相走动,一时到处施工都停了下来,全都闭门不出。
汤大强等人去徐州的安排自然也停了下来,此时外面瘟疫肆虐,不急在这一时出发的。
因此一家三口,难得的聚在了一起,悄悄议论了起来。
汤小米实在不记得扬州的这一场疟疾,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了。
因为历史上的扬州,可谓是疟疾频发,史料记载比较严重的,就有唐朝和明清时期的好几次大型的感染,那几次都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死亡。
而关于五代十国这次,到底有多严重,她属实没看到过相关记载。
“那肯定不会是超大规模的吧?不然历史上肯定会有记载的。”陶秋菊猜测说道。
汤小米点点头说道,“应该是这样的,且南吴后面十几年扬州还一直是京都,可见这次应该不是太严重,不然估计早全跑了。”
陶秋菊了然地点点头,然后眼神中也迸发出冒险精神。
自从前几天听到疟疾的消息,她就闷头研究起青蒿素来
在古代,青蒿被用来治疗疟疾,但是它的功效并不明显。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一种名为青蒿素的物质,才真正发现了它的抗疟疾作用。
青蒿素可以杀死疟原虫并阻止其繁殖,对多种疟原虫都有很好的疗效。
而现在陶秋菊,就是在屠呦呦发现的基础上,研制起古法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的水溶性极差,古代虽然有大夫认识到了青蒿在治疗疟疾上的作用,但简单提取的青蒿汁难以治疗疟疾。
而刚好当年陶秋菊看过不少相关研究,青蒿素的具体提取原理她都很清楚。
主要是现在缺少实验装置,很多方法都用不了,前几天她一直在琢磨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提取到青蒿素。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发现一种可用的纤维素酶,可以破坏青蒿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让青蒿素得以释放出来。
现在开春万物生,青蒿很好找到,而那种纤维素酶制作起来也不麻烦,一时就提取到了好几罐子的青蒿素。
去南城那边给几个感染的人试了一下,效果还挺好的。
那几个试药的人原本压根儿不相信她,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喝下苦苦的药汁后,一阵恶心、呕吐、甚至还头晕、腹痛、皮肤瘙痒。
就在他们家属以为中毒了,扬起手要汤家人给个说法的时候,那几个病人的发热反而慢慢降了下去,且寒战不断减轻。
再观察了两天,头痛、肌肉疼痛和乏力等症状都不断缓解,竟然还真的像是治愈了。
一时纷纷称奇,连呼神药!
不过到底是他们私底下的行为,没有传开。
陶秋菊只给城内明确感染的几个试了药,症状看着是有在缓解,但真的是否治愈还需要时间观察。
所以那些人暂时也就还没把消息传开,除了他们一族和那几家病人,其余人都还不知道。
不过陶秋菊对自己的药还是挺有信t心的,毕竟是经过无数人检验,以及诺贝尔奖承认的。
而现在,她听了女儿的推断,不禁心里拿定的注意。
“我想去扬州一趟!”她低声说道,语气里都是坚决。
见汤大强和汤小米都是不解,她解释说道,“我是医生,我知道怎么控制和治疗疟疾,我想去找徐知诰自荐,跟着去扬州!”
“不行!”“不行!”
汤大强和汤小米异口同声地不同意道。
“太冒险了,不说那边疟疾严重,更是那边水太深,你贸然去,现如今的徐知诰不一定能护得住你。”汤小米连声说道,脸上全是焦急,生怕她妈坚持。
“就是!刚才小米可是说了,徐温的大儿子都被别人杀了,可见那边政治斗争有多激烈,徐知诰他自己都是回去赌,你跟着去太危险,不能去!”汤大强语气坚定地否决道。
可是陶总拿定了主意,轻易不会动摇,她只说道,“恰好我提取了青蒿素,可以有效治疗疟疾,所以这次机会实在难得,我实在是不甘心错过!”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的安全,但是我是去治病救人的,又不是去杀人放火,别人岂会为难我,我们要上徐知诰的船,必须要让他看到利用价值。”她继续补充道。
“不能你提取了青蒿素,送了他让他带回去吗?”汤小米不禁问道。
“不行,那样的话我们永远只是工具人,我们必须想办法加入到这一盘大棋局中间去,只有入了局,才能有主动权。”陶秋菊继续耐心解释道,“这次跟着去,我可以借此摸清楚一下当前的局势,我们现在窝在这里,全靠小米历史记忆,这心里实在是不踏实,得亲眼去看看才知道。”
见她想法清晰,语气坚定,素来知道她脾气的父女二人,不禁陷入了沉默。
“那我跟着一起去!有我在身边护着,我才能放心。”汤大强说道。
陶秋菊看着他坚持的神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她当然希望能有他陪着,但属实又不愿意两个人都以身涉险,这种事情她一个人去做就好,哪怕遇到危险,折的也只有她一个
汤大强看懂了她的眼神中的意思,坚决道,“除非我跟着一起去,否则你也不许去!”
两人的眼神不禁交锋起来,一时谁也不让步。
而这时,汤小米也坚决道,“那我也要一起去!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
汤大强和陶秋菊这时反而达成一致,默契地一口回绝,“你不许去!”
断然拒绝,不带一丝商量的余地。
汤小米撇撇嘴,作势要哭,被两人直接无视,这种事情可不比上个山赶个集,自然不能惯着她了。
最终,还是陶秋菊让了步,答应汤大强跟着一起去。
而汤小米,则只能待在金陵城内。
说定之后,两人不再犹豫,三两句去给两位族长说了下事情。
没有过多解释和争执,只说意已决,带着一点行李物品,就赶紧向县衙徐知诰所在的地方赶去,他们打听到人今天下午离开,他们得赶紧才能赶上。
而紧跟在他们后面,是神色焦急的两位族长和汤显甲、汤显山等人,同样匆忙向他们追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