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77章 第 77 章 二合一(全城行动、大赦……

第77章 第 77 章 二合一(全城行动、大赦……(2 / 2)

又过了十多天,所有感染者基本上都被清除出城了,城内的瘟疫全部被控制下来了。

而城内弥漫的污水臭水,同时间也得到了全面的治理。

原本蚊虫肆虐的一些地方,都被清理了,整个城市的面貌恢复一新。

再随着越来越多的治愈者回到城里,整个城市的生机恢复了不少。

甚至随着扬州这边有治愈神药的消息传出,周围的感染者纷纷也都来奔。

徐知诰专门派出人在各处关口守好,一看到疑似感染者,就全部送到隔离区去,只说免费给治疗。

一时扬州城内,关于神药的议论纷纷,再有就是对徐家大义都是赞叹连连。

-

(二)大赦天下//

而这时,扬州城内已经恢复了部分营业。

身体恢复了很多的徐温走在街头上,听到周围关于神药和徐家的这些议论,不禁连连满意点头t。

实在是这场行动的成效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完美实现了当初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

边上陪同的严可求,见着眼前场景,都不禁无话可说。

“怎么样?服气了吗?”徐温笑着问道。

“你说对谁?”严可求问道。

“对陶大夫,我自然是服气的,她不仅医术了得,这做事情也实在是能干,上万感染者竟然处理得井井有条!我去隔离区那边看了,那些感染的不仅有温水喝,还有热粥吃,除了吃药的时候难受一下,其余时候基本上没有遭受太多罪,并且绝大部分重症的也都抢救过来了,实在是难得。”他不禁服气地感叹道。

徐温点点头,他心里也是诧异的,只觉得哪怕自己去做,也不见得能做到这种程度,可见这陶大夫实在是大才。

陶秋菊:以前做过几百人的大项目,现在这种事情虽然有点棘手,但是也不算无从下手,小意思啦!

“那对诰儿呢?还不服吗?”徐温继续问道。

“那是他运气好,让他得了陶大夫这样一个人才,不然这次的事情,岂能这么轻松化解!”严可求道,语气里显然是有些不服气的。

“那如果是你先碰到陶大夫,你会用她吗?”徐温问道。

严可求一阵哑然,想到当初正是自己率先反对陶大夫出来的。

不禁设想到,她一个农妇,自己率先遇到,应该是不会用的,甚至都不会听她细说,更别说给她试一次的机会。

徐温看着他的神色,自然知道他所想,不禁说道,“看吧,这就是诰儿的特殊之处,他知人善用,比你我做得都要好。”

严可求到底是点了点头,认同了这一点,徐知诰确实眼光和格局都还不错。

“那接下来您准备让他去哪里,难道真的准备把整个徐家交给他吗?他可不是真的徐家人!”他反问徐温道。

私下里他和徐温关系很亲密,两人出生入死多次,感情很深厚,他这话就问得很直白。

徐温收回笑意,表情不禁又带了几丝愁苦,“唉!上天果然是公平的,诰儿怎么就不是我的亲生儿子呢!”其余的便不再多说。

严可求若有所思起来,猜测着徐温到底有什么考虑。

要论起谋算,他远远比不上徐温,可以说整个南吴都没几个人能比得过徐温的老谋深算。

但是正如他所说,老天是公平的,给了他这样的能力,却让他后继无人。

他想做曹操,却没有生出一个曹丕出来。

曹丕在政治上十分老练,成为世族集团共同选择的代理人,并最终胜出立储之争。

现在徐温哪怕有心扶持了自己亲儿子上位,但是以他们的能力,必然压不住手下人,何尝又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呢,他不禁沉思道。

“我现在身体好了,说这些还早呢,慢慢再说吧!”徐温避而不再谈。

两人转而说起这扬州城现在的局势来。

说起这扬州城,和金陵城一样,同样是历经浩劫。

历史记载最严重的一次,整个扬州城内仅剩下十八户人家。直至现代,扬州仍有以“十八家”命名的巷子,以此纪念那段历史。

而徐温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二十多年前那场扬州大火。

当时正处于唐朝末年,四处军阀割据。

当时的扬州作为淮南及江东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这使得各方势力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扬州城陷入了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

在激烈残酷的围城争夺战中,“扬州连岁饥,城中馁死者日数千人,坊巷为之寥落,妖异数见”,城内甚至出现了大规模人吃人的情况。

直到公元892年的景福元秋,残暴的大军阀孙儒,更是采取了极端的策略,下令焚毁了扬州城,杀掉了城内的老弱病残作为军粮,并裹挟了所有扬州壮丁渡过长江攻打宣州。

然而,他的这种策略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激发了对手的抵抗意志。

当时还是庐州刺史的杨行密,抓住机会突然发起攻击,趁机攻破孙儒的军队,并阵斩孙儒。

只是他抢得到的扬州城,已经几乎是一座“鬼城”。

他曾一度打算退守更加富裕的庐州,但考虑到扬州城的重要战略地位,最终还是选择坚守扬州城,并且开始着手重建这座城市。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成功使得扬州得以重生,民众生活得以改善。

所以扬州人对杨行密的感激之情还是很深的,他们杨家在扬州城内也有很高的威望。

只是杨行密只在位四年就去世了,随后他的长子杨渥即位。

杨渥骄侈益甚,且好猜忌和易怒,很是忌惮当时独揽大权的徐温和张颢。

内心不安的徐温和张颢索性抢先发动兵变,率领两百名士兵持刃闯入宫中,声称杨渥身边有奸臣乱政,并击杀了杨渥的亲信十余人。

九天后,徐温又派出三十名死士直接冲入军府,在牙堂中杀死了张颢。

对外公开杨渥是被张颢所杀,并将杀害杨渥的凶手纪祥等人车裂于市曹。

当时这场行动可谓是迅速,前后不过十天,杨渥和张颢都死了,徐温成为最大赢家。

但是因为杨家在扬州城的声望,徐温并不敢直接取代徐家上位,而是扶持了杨行密的次子,当时仅十二岁的杨隆演继位。

就在去年,汤小米他们一家刚穿来的时候,二十四岁的杨隆演还没有来得及正式接掌权,就又病逝了。

徐温便又推了杨行密的四子,更年幼的杨溥即位。

虽然这次没有依据说是徐温下手杀害的杨隆演,但想到他的前科,当年跟着杨行密的老臣,总算是忍不住开始彻底爆发了。

趁着这次瘟疫横行开始轰轰烈烈的“倒徐运动”,各势力积攒了多年的不满,汹汹向徐家冲去。

哪怕是老奸巨猾的徐温,在一面倒的压力之下,也是应对吃力,后面更是心力交瘁之下直接病倒了。

几个亲生儿子都指望不上,所以他不得不召了养子徐知诰回来主持大局,实在是已经到了徐家危急存亡时刻了。

好在徐知诰回来后,在他的主持之下,一切都开始恢复正轨。

徐温想到这些,心里不禁主意更加坚定起来。

他深知现在还不在于徐家内部的权力交接阶段,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加大徐家在朝堂上的号召力,以及在百姓中的形象。

所以他暂时顾不上想徐知诰和自己亲儿子的关系,而是专心又回到朝堂之上。

随着城内疫情逐渐控制,生机逐渐恢复,沉寂了将近一个月的朝堂,又开始早朝了。

这天一早,众多大臣都纷纷赶到,恭敬对着上首的小吴王跪拜行李。

徐知诰如今没有官职,自然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的,反而是徐知询以扬州州牧的身份,出现在此处。

跪拜礼仪结束后,吴王打了个哈欠,示意徐公出来主持朝会。

徐温便站了出来,他擡眼扫视过去,只见众朝臣虽然对他脸色还是不佳,但语气都好了不少。

一番对答下来,显然大家和徐派这边的交锋弱化下来了,不再是徐派提了任何一个事情,对面的人都一味反对,还能找出一堆反对理由,然后便陷入唇枪舌战。

现在的场面则是和谐温和多了,徐温心中甚是满意。

今日的议题说完,他最后拱手对着吴王提议道,“天佑杨吴,扬州的疫情控制住了!”

吴王点点头,客气说道,“众爱卿辛苦了!”

“我们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点不辛苦,苦的是感染的百姓们。”徐温语气沉痛说道。

吴王点头,脸上也是哀痛,很是心疼百姓的样子,下首的百官纷纷如此,仿佛大家都是把百姓放在心尖尖上的。

一番表演下来,徐温接着说道,“既然如此,大王何不趁此改元,然后大赦天下?”

吴王还没反应过来,说今年本来就要改元,只是被瘟疫耽误了,现在瘟疫控制住了,此事该是提上日程了。”

吴王听了这些话,可有可无的点点头,只吩咐大臣们商议确定就好。

纷纷得出了自己的主意。

不过赞同的倒是多数,因为这事情倒是一个阳光普照的好事。

只少数人心里想着徐家必定又是要拿着这个去讨好民心,所以心里有些不满,而不太同意。

不过少数服从多数,一番t议论之后,今天早朝上就定下了“改元顺义,大赦天下”的决议。

吴王见大家商量好,确定了改元“顺义”,便吩咐了左右拟好诏书,迅速向境内四处传达开去。

等大赦天下的消息传开,整个南吴一片喜气洋洋。

就连刚恢复了施工建设的金陵城那边,都收到了这个好消息,只觉得总归是好事,同瘟疫控制一样是值得高兴的。

就在南吴上下同庆的时候,常州那边竟然传来越国入侵的消息。

越国位于吴国的正南边,建国始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由钱镠所建,并定都于杭州,坐拥两浙之地。

钱镠是一个野心家,一直想北上逐鹿中原,而南吴成了他北上的第一道拦路虎。

可以说近些年,南吴和越国的关系势同水火,都力图用各种手段消灭对方,只是一时谁也无法打败谁。

没想到钱镠消停了这么久,这次眼见着南吴混乱,直接派了儿子钱传瓘率三万多士卒进攻吴国的常州。

扬州这边收到战报后,朝堂上紧急商讨了起来。

面对外敌,众老臣进一步放下成见,专心议起应敌之策。

说到底,这南吴不是吴王的天下,而是在场朝臣共同的天下。

他们可以内斗,但是对外,则必须团结一致,不然南吴被灭,他们所有人都将受损,在这一点上,大家是利益共同体。

这种情况,显然是需要派了大将领兵去迎战的。

无论是打还是和,都需要先打一场再说。在场的都是老将,自然知道这一道理。

可是派谁去呢?一时议论不决。

徐温自己倒是挺想去的,但是他大病刚俞,身体还有些虚弱,显然无法临阵迎敌。

至于其他老将,如张将军之流,同样都是有心无力,年纪都高了,再不是当年恒驰马上的身体了。

“钱传瓘是越王第七子,很是勇武,曾历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等职,并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中立下了大功,很是得钱镠喜爱。”徐温说着收集来的情报。

听了这话,众人更不敢随便派了人去。

可是下一代中,谁能领兵去迎敌呢,众人不禁陷入沉思。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