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番外3 苏州下(1 / 2)

第158章番外3苏州下

要说出来这大半个月,一切进展都是顺当,包括此时与苏州刘郡尉等人的交谈,陶秋菊也是觉得颇为满意的。

酒足饭饱之后,她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包括苏t州这边的出海口之类的,也拿到了她想要的文书和牌碟。

而刘郡尉这边,也对徐温派这样一行出来的目的有所了解了。只是对于陶秋菊所说的想去南边广州一带找寻商机的说法,刘郡尉却是并不太信的。

毕竟他的印象中,南吴并没有什么大量的土产可以卖到南边去,也没有那个实力能够从南方大量采买,竟然还派出商船,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的呀。

不过聪明人往往喜欢脑补,这位刘郡尉自己给脑补了合理的理由,那就是觉得徐温是为了去南边给自己一族找寻退路的,毕竟南吴那边各种斗争不断,谁也不知道哪天就落败了。而广州那边虽然是荒蛮之地,但好在距离北方战乱足够远,作为退路实属不错。

也正是因为这样想着,所以他对陶秋菊一行的态度属实不错,属于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心态,也愿意给他们从苏州出海行方便,万一今后自己要退居南边也有个地方去不是。

陶秋菊并不知道这些,只感念徐温面子大,没想到出了南吴都好使,看来当初唐末大混战这些地方的高层都没少互相打交道,所以朋友圈挺广的啊,她不由得如此感叹。

不过说到底还是觉得南吴没有自己的港口,实在是有点不方便。吴越这边现在这位刘郡尉好说话,但可不能保证后面一直都如此好说话,所以她不由得在心里琢磨起来如何才能降低未来被卡脖子的风险,让南吴有自己的港口,心思一下子活络了起来。

想到这些脚步都不由得加快,想着赶紧有个初步计划发回去给徐知诰那边去商议,提醒他多关注一下广阔的海洋。

现如今还是农业为主的时代,正在大乱斗的各个政权,往往都是更侧重于陆地的耕种、防御和扩张,而相对忽视了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最多通过渔业和盐业来补充农业收入。

另外隋唐以来,虽然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但通过大运河等内河运输途径,就足以满足将南方财富和粮食运输到北方京城的需求,降低了发展海运的紧迫性。

这也是为什么陶秋菊说要借道出海,徐郡尉除了觉得有点奇怪之外,没有任何警惕,全因为觉得海口无关紧要罢了。

不过这也不仅仅是理念和认识不足导致的问题,还有切实的技术阻碍,现在的航海技术和经验都很有限,船舶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风力驱动,主要进行沿岸航行或短期近海探索,难以进行长距离的海上航行。

得多亏了汤大强刻苦钻研取得的技术突破,他们这一路来所乘坐的船只虽然看着和外面河道上跑的大商船没有区别,但其实内里汤大强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技术改造,驱动也做了跨时代的加强。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夫妻二人有信心敢于去尝试,还带着一家老小,冒险精神之外,还是因为对技术有着信心。

想着这些,陶秋菊在刘家几个嬷嬷的陪同下,走回了边上的小院子里。

汤小米已经吃饱喝足,正满脸惬意地坐在院子里的小秋千上,一边欣赏着无边的月色一边等陶秋菊回来。

推开门看到这一幕的刘家几个嬷嬷,不由得心里嘀咕这小丫鬟还放肆,看来这陶夫人家规矩不重治家不严,一时心里愈发轻视了几分,对于刚才刘郡尉交代的多盯着这些人点儿的交待,不由得抛之于脑后,觉得这样的人家实在是不值得关注。

这也正好便宜了汤小米和陶秋菊,她们母女二人送走刘家嬷嬷们,自行回屋去休憩去了,不用担心院子里有外人而不自在。

母女二人对今天的所见所闻做了交流,对下一步计划也做了商议,这才洗漱熄灯睡觉,不一会儿就陷入沉沉梦乡。

而远在城外码头上的汤大强和四个弟弟,除了汤承宝之外,其余的则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汤大强是担心她们母女二人的安慰,另外三个弟弟则是羡慕姐姐可以去城里玩,不像他们要困在船上干等着,不过终究是没有熬过漫漫夜色都陷入了沉睡。

除了巡逻守夜的人之外,大家都在苏州城内外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陶秋菊几人没有多留,就乘坐着刘家的马车往城外赶去。

船上还有很多货物,像药丸和方便食品这些,沿路都是大受欢迎的,昨天在刘府上拿出来后,刘郡尉等人也是对于功效介绍啧啧称奇,所以昨天晚上就谈成了不少单子。

只是现在大船上的货物是要带出海的,不能连路都卖没了,因此陶秋菊得赶紧赶回去安排人手回去金陵城那边拿货,然后再来苏州这边交易。

他们这一路过来,都是这样操作的,可以说是一路前行一路开拓商路,靠的便是他们的产品力,毕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能够拒绝这些特效药丸和这些听都没听说过的便捷食品。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