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打听
一个上午的时间,便收了两百斤的黄花菜,加上昨天下乡和在村里收的,差不多有三百来斤了。
“你们这要收几天,我家里还有,就是还没干,没拿来,。”一位老大娘眯着眼睛问道。
半夏便道:“大娘,咱们这收三天,没干也别急,说不定以后会长期的收呢。”
老大娘点了点头,“那就好,要是每年都这样,我就让我老头子明年多种些,这比粮食还贵呢。”
林长生插话道:“老姐姐,多种可以,但也不能耽搁了种粮食,粮食才是咱们的根本。”
老大娘笑了:“这话没错,这话没错,这黄花也就是个菜,当不得粮食,我让我家老头子种山上去,不占田地。”
等老大娘走了,林长生道:“就怕有人觉得种这个赚钱,把好好的田地都拿来种菜了。”
百年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因为金针菜上贡给皇帝老儿吃,使得金针贵如油,家家户户不种粮来种菜,闹了好大一场饥荒,林长生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过。
半夏就笑:“放心吧,爸,没人会这样干的。”
眼看着时间快到中午,半夏冲兜里掏了钱递给麦冬和东东,“你俩去食店买几碗抄手,咱们就不回去吃了,给妈也买一碗,待会儿麦冬你骑着自行车给送回去,免得她在家做了。”
麦冬接过钱问他姐和他爸:“你们吃几两?”
他们这就是不管是吃面还是吃饺子、抄手,都是按俩算钱。
半夏:“我和妈都要二两就成,妈拿碗给她捞干的。”有汤晃荡,不好送回去。
林长生道:“给我端碗三两的。”
东东在一旁叫道:“我也要三两!”
麦冬一把勾住他的脖子,“你和我一起去,你想要多少自己说去。”
麦冬两人到了食店,一下子叫了五碗抄手,老板脸上都笑开了花。
也不用麦冬他们端回来,人家煮好后,直接就送了过来,连碗都不用他们送,人家待会儿直接来收。
麦冬和东东就在店里吃了,吃完后骑上自行车又把给张淑芬买的抄手送了回去。
送回去时,自然也少不了被张淑芬唠叨,几爷俩自己在镇上吃了就成,还巴巴的给她端一碗回来,怕她在家饿着还是咋地?
她本来还想着待会儿做了饭给他们送过去的呢。
下午,见人没那么多了,半夏和林长生便去了一趟乡镇府。
“是有这事。”办事员坐在办公桌后面,慢悠悠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过没这么快,说不定还得等个一年半载的,等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