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一年二百两,在京城,一个月就有一百两。
她还可以时不时的给二儿子送钱回去。
不过京城的生活跟她想的还是很不一样。
本来以为自己会像一个老封君一样,天天有媳妇儿子和孙辈来请安。
每季都有新衣服,新首饰穿戴。
没想到儿子居然对外说她身体不好,拒绝了所有要来府里拜见老太太的人。
什么头面,宝石统统都没有,一个月就是一百两多的什么都没有。
要做衣服也得自己掏钱。
沈将军是被气坏了,见不得母亲把自己的钱拿去给弟弟用。
他在战场那么多年,参加了大大小小这么多的战役。
支撑他坚持下来的就是家人的关爱和对未来的畅想。
他总是想着自己建功立业,娶一房小娇娘,然后给自己生几个孩子。
他确实建功立业了,还成了将军。
夫人也是他很喜欢的,他们刚刚有了孩子,一切都往他一直向往的方向发展。
听到弟弟弟妹恨不得他一生都没有孩子,他当然生气了。
更不敢把这两个人放在儿子身边,一定要把他们搬回乡下。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彻底明白,之前他惦记的家人的关爱,已经随着时间远逝了。
母亲的关爱,弟弟的慕儒,都在他跟敌人拼死厮杀的时候被忘在他们脑后。
他一心以为的家人,现在也许只把他当成是给他们荣华富贵和身份地位的机器。
他彻底寒心,还好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家。
有真心相爱的妻子,还有需要他照顾的儿子。
在沈清青出生之前,沈老夫人一直都是被关在她自己的院子里。
沈将军和沈夫人倒是会去看她,但是沈将军不允许沈朝策去见祖母。
沈老夫人与老家来往的信也得让沈将军先看一遍。
他弟弟读书不行,鬼点子倒是很多。
沈将军不让母亲把将军府的任何消息放出去,也一直掌握着弟弟在老家的消息。
对于母亲送钱回去的事情,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老太太不是亏待自己的人。
那些月例银子,她自己用了也剩不下什么了。
直到沈清青四岁,他们一家人才会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跟老太太吃一顿晚饭。
这个时候沈老夫人总是会讲老二家的几个孩子多么多么孝顺。
给自己写信多么多么的贴心,说沈清青和沈朝策不喜欢她这个祖母/
所以沈清青从小就不喜欢去沈老夫人那里吃饭。
听清沈清青话里的不愿意,沈夫人给她摸背顺气。
“好了,一个月就这么两回,你就当听不见,不然传出去对你名声不好。”
原主很不喜欢祖母把自己这个将军府的大小姐和几个童生的女儿比较。
还口口声声说自己不如她们。
要不是母亲和哥哥拦着,大概原主每个月都要闹一出殴打祖母的丑闻吧。
偏偏家里除了沈清青其他人都练出来了,直接把沈老夫人当空气。
所以沈老夫人最喜欢去挑拨沈清青了。
双眼无神的点点头,沈清青表示自己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