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团长您放心,不管是武器支援还是其他资源,锁龙山都会全力支持您的计划!”李云天坚定地回应道。
不仅仅是因为对楚云飞能力的认可,更因为他意识到这项计划的长远价值。
这不仅是为了给129师提供一个方案,更是为了促使总部以及其他更大范围内的军队作出改变,甚至影响到全国的抗日战争局面。
这样一来,即使没有系统的奖励加持,只要楚云飞需要什么武器装备,李云天都会尽力提供。
“既然李部长这么说了,那咱们就继续讨论下去。全师上下,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会把这个计划放在首位考虑!”师长表示同意,他对这个计划感到相当满意。
实际上,李云龙他们三人还没完全理解这个计划的好处,但师长和副师长是明白其重要性的。
尽管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楚云飞的想法仍然引发了他们的深思。
由于李云天已经代表锁龙山表态,129师现在自然会积极配合这项工作。
“如今我们有足够的火力支持,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方法。”
“正规陆军作战不应局限于小规模行动,而应该加强联络,我想未来可以在锁龙山内生产更多发报设备。”
楚云飞又看向了李云天,显然对他刚才说的话很是赞同。
尽管陈怡带领的情报部门做得不错,但也无法覆盖到每一个小分队的具体联系任务。
不可能解散现有的情报网络去为每支部队配备专业的通讯员。
培养合格的操作人员并不容易,而且并非所有部队都能拥有一台无线电设备。
如今通过执行楚云飞提出的方案,可以让整个师挑选合适的人员并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持。
李云天心里暗自高兴:“看来支持楚云飞绝对没错啊!”
平时,李云天没工夫想这些事,但现在,他觉得可以趁机拉拢些人才了。
“发报员的培训,在咱们这里可以安排大约一个连的规模进行指导!”见李云天不多话,楚云飞心里明白这种设备不好弄到。
锁龙山是个军工厂,但这并不意味啥东西都能造出来。
现在的楚云飞首先得想着怎么把人培养起来再说!
一个连的发报员,这可是不小的数量啊,差不多相当于全都是会用无线电的人。
通常在一个通讯连里,其实有很多人的工作是辅助那些专门发报的人。
整个129师,甚至总指挥部里单独负责发电报的人员总数大概也就相当于满编的一个连。
如今楚云飞这样提议,简直像是送了一个又一个礼物。
“既然楚团长这么说了,我只能答应,你那边出一名合格的发报员,我就想办法整出一台发报机来支持你!”李云天一咬牙说,即便是日子过不下去,也得真的给楚云飞提供援助。
发报员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如果楚云飞真的能够系统训练出一批专业人员,那么对李来说,搞点秘密行动或者破译密码就更有把握了。
假如129师每个团、营甚至连队都有自己的联络员,战斗力将大大增强。
广阔的129师,其实在其他方面战斗力都不差,就是战时协作能力稍显不足。
这并不是只有129师才有的问题,中日战场上的友军如晋绥军也是这样。
如果楚云飞来到这里,并得到全师的支持下真能培养出这么多电报专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