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举报有奖(1 / 2)

在两广一带,大明日报办事处新出了一期《大明日报》。

其中一篇文章里提到“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此句出自陆羽之手,同时还揭露了锦衣卫在洛阳等地的腐败现象,以及各省份布政司的贪污案件。

这些内容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一众文人的热议。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好诗好诗!”

“实学大家陆羽先生,如此文采,称得上我大明文坛大家之姿,名副其实。”

“怪不得此前几份《大明日报》上,宋公对陆羽先生也是多加夸赞。

怕是此前大赦天下之时。

宋公能回心转意,陆羽先生也有几分功劳。”

文人们一边争相交谈,一边不住地朝《大明日报》看去。

此次《大明日报》一口气出了两份。

一份便是上述内容。

而另一份的标题格外引人注目——“洛阳新都秀才公、王兴实名举报,今已成大明日报新都办事处官员”。

下方详细讲述了秀才公、王兴在洛阳新都所举报事宜的来龙去脉。

经过方孝孺以及办事处众人的润色加工。

内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多文人眼前。

有个文人猛地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说道:“如此一来,若举报这些贪官污吏,我们这些文人不也能当官?

虽说只是类似《大明日报》办事处的官职,但比考中举人获取功名可要轻松得多。”

此言一出。

诗社里不少秀才们都心动不已。

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或许穷尽一生都难以考中举人,即便考中举人,也未必能谋得官职,官场的复杂他们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可如今。

只需投一份举报稿子,就有了新的为官途径。

虽说目前看来只是半个官身,但对他们这些秀才而言,吸引力依旧巨大。

哪怕对于一些家族子弟来说。

家族庞大,并非每个子弟都能受到重视,这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于是。

两广、福建、山东、山西等各个省份,尤其是之前锦衣卫提前抓捕了布政司官员的那十几个地方,郡县之中。

众多秀才纷纷踊跃举报,甚至连一些举人也参与进来。

《大明日报》由皇家创办,如今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又是实学大家陆羽的学生。

若换作他人。

多数举人秀才可能会担心影响自己的前途。

但在当下的大明,读书人谁不知道,陛下、太子殿下以及陆羽这位现任武英殿大学士、国子学的前任祭酒纪九先生,乃是最大的依仗。

他们一个个都巴不得能靠拢这几位,哪还轮得到别人排挤他们。

要是能真的依附上去。

他们不排挤别人就算不错了。

各地《大明日报》办事处门口,秀才们如潮水般涌来。

他们焦急万分,口中大喊:“我举报山东刘家公子强抢民女,稿子里面把事件经过和人证都写清楚了,还请办事处大人赶快过稿。”

随着一人在青天白日之下率先开口,其他秀才们索性也不再掩饰。

法不责众。

况且如今《大明日报》连布政司这般的大人物都敢揭发。

他们又怎会惧怕地方上那些次一级乃至更低级的官员。

“我举报江西赵家半月前放印子钱,犯了我大明律法。”

“福建王家三日前私自涨了佃户良田的租子,还威胁谁敢告上官府就私下报复。”

一时间,大明朝各地举报热潮如火如荼。

哪怕一些地方衙门和家族豪族派人前来镇压。

可刚有动作,就被提前收到消息的人全部拿下。

必要时刻。

各地受旨意的锦衣卫千户的调度下,那些试图镇压的人反而被再度镇压。

若有明知故犯者,更是会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厉惩处。

如此一来。

大多数地方豪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丑事被抖落出来,却没能像以往那样,将事情压在他们苦心经营、盘根错节的地方衙门县太爷的案板上。

反而都化作一份份举报稿子,投进了《大明日报》。

几乎隔日,锦衣卫便依据《大明日报》上的稿子在各地展开行动,证据确凿。

坐在衙门里的县太爷,眼珠子瞪得老大,好几个县太爷直接被锦衣卫扒了官身,交由县丞处理。

若县城官员也犯了事,便由下一级逐步查办。

这样的热潮,在人性欲望的推动下,一发不可收拾。

等这消息传到洛阳新都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刑部内。

本已心如死灰、准备等死的吴庸,还不知晓此事。

这时,刑部侍郎来到他面前。

将一小摞各地的《大明日报》,面带喜色地放在他桌上,说道:“吴大人,这次您怕是不用死!”

吴庸神色一动,顺着这位上官的目光,看向面前的《大明日报》。

他一份份看完,又朝周围扫了一圈,只见其他同僚也都知晓了此事,纷纷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

“吴大人此次怕是被陛下看中了,日后在这官场之上必定平步青云。”

“恭喜恭喜,吴大人。”

“等下了衙,可要去醉仙楼好好吃上一顿酒,吴大人可千万不能小气。”

一位同僚笑着说道。

吴庸心里依旧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来。

刑部侍郎见状,继续安抚道:“如此妙法,普天之下,我大明一朝怕是只有国之柱石陆先生才能想得出来。

而且此事若无两三个月的精心谋划,绝做不到如此完备。

吴大人,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以后说不定您也要坐到我这个位置,甚至连我这个侍郎都得称您一声上官。”

“可不敢,可不敢。”

吴庸连忙摇头,都快摇出残影了。

官场之上最忌讳以下犯上。

如今他不过是个七品小官,哪敢与面前的侍郎争锋相对,哪怕对方只是开个玩笑,吴庸也实在不敢有这种想法。

这可是官场大忌。

而在刑部侍郎看来,吴庸这些顾虑实在是多余。

这份差事能落到吴庸头上,就说明他有过人之处,刑部侍郎巴结他还来不及,又怎会如此小肚鸡肠。

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最新小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退婚的是你,我权倾朝野你后悔什么 大唐:云养娃,小兕子的快乐生活 万历公务员 带着医院回大明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