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陆羽彻底愣住了。
没想到这逆徒无师自通,拍马屁的功夫竟如此炉火纯青,“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圣贤之言。
此刻赫然浮现在陆羽眼前。
他只觉得心痛不已。
再看朱元璋,满面红光,喜形于色:“好,就用这个标题!”
朱元璋笑嘻嘻地看向陆羽,毫无愧疚之意,只是淡淡地说:“那就委屈你小子了。”
陆羽一脸生无可恋地应道:“是,陛下。”
新一期《大明日报》一出,文人圈的反应近乎沸腾。
“最后一次实学之举”
“实学圣贤的最后一次”。
“看来朝野上下对银行一事极为重视。”
“此前新建洛阳新都时,支持力度都没这么大,难道这银行之事比大家之前想象的意义更为重大?
实在是令人惊叹。”
不仅洛阳新都内的文人,各地家族对此事也格外关注。
直觉告诉他们。
银行之事不仅关乎贤能之士的作为,似乎还象征着大明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若是此时不登上这艘“船”,日后他们这些家族恐怕会被后来居上的家族吞并,成为旧时代的残余。
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
……
宝钞提举司内。
杨士奇处理完今日的公务,手中的狼毫笔却未停歇,直至写完一封家书,交给早已传召而来的驿站人员。
这才心满意足地松了口气。
旁边的心腹,也是他的族人,轻声问道:“族兄,真要做到这般地步吗?
并非不信任先生。
只是族兄此举,会不会有些过于仓促?
银行一事前景究竟如何,恐怕还未可知。”
杨士奇面露笑意,看了自家这位族人一眼,淡然说道:“先生何时错过?
日后的大明天下,怕是真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了。
旧时代的土地兼并,以及朝廷的积弊,怕是要一去不复返。
即便仍会残留一些问题,但也会旧貌换新颜。
在先生的安排下,未来的大明只会越来越好。
而我杨士奇,作为先生的学生,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不仅是杨士奇,陆羽在国子学的实学弟子,如马君泽、黄观,包括方孝孺,也都纷纷如此行事。
在他们的带动下,之前听过陆羽讲课的实学弟子们,无论是尚未入朝为官的,还是在工部、兵部、户部、吏部任职的。
几乎都各自手写书信。
一时间,洛阳新都之外的驿站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连轴转都停不下来,近乎二十四小时加班,但大家却都乐在其中。
在杨士奇等人的带领下,陆羽这一派的实学之人纷纷将大量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以及各地临时设立的银行衙门。
不仅如此。
他们还贴心地派人前去守护,直到确认地方安稳后才慢慢撤离。
这一举动使得那些尊崇孔孟之学、盛行传统学问的地方家族文人,忍不住暗自嘀咕:“疯了,这些搞实学的人绝对疯了。”
“就因为朝堂的一道政策,就把几代人的积累全部投进银行,这些钱进了国库,日后还能是他们的吗?”
然而。
紧接着。
在这些传统地方圣贤文人的犹豫之际。
其中一部分文人也做出了和实学一派类似的举动。
他们的理由无懈可击,最先行动的是南孔一脉的孔家。
在福建一带,面对其他几家家族之人的发问,孔希生只是一个劲地冷笑:“你们以为我们有得选吗?
陛下、太子殿下,还有那位武英殿的大学士、实学的圣贤先生,或许不会记住谁把万贯家财送到了商业银行。
但绝对会拟定一份名单,记录谁没有把家财送入银行。
长此以往,一代又一代之后,我们这些家族怕是会自动衰落。”
而北孔一脉的孔希学和孔讷。
他们同样没有丝毫犹豫,将家中积累只留下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全部存入山东的大明商业银行。
他们给出的理由更为简单直接:“我孔家一心为朝廷效力,岂敢有半分私藏?
况且此事乃是由太子殿下和那位万事皆顺的实学圣贤主导。
我孔家愿意赌这一把。”
在这群人的带动下,此次政策仿佛引发了鲶鱼效应。
一小部分人的疯狂积极,影响了所有人。
这就好比在戏园子里,前面的人都站了起来,后面的人若不站起来,就连台上的戏都看不到了,谁敢坐着?
于是,大明商业银行集结的存款越来越多。
家族带动家族,家族又带动宗族。
宗族再带动
商业银行因此大获成功,各地的驿站为了传递消息,十万火急地连番换马。
还有不少家族直接将家中的马匹免费赠予驿站,如此一来,政令传达的速度再次加快,效率进一步提高。
各地商业银行的存资情况,也不断汇总到洛阳新都。
其后!
朱元璋的大笑声再次在后宫的西亭响起。
“妹子,妹子,你瞧瞧!这就是咱的本事!”
朱元璋大笑着,笑声回荡,“咱大手一挥,谈笑间,这些地方豪族世家,哪个敢不服、敢不从?
想那贞观年间的唐太宗李世民,跟咱比起来,也得差上一二。
什么五姓七望之家。
他李世民还得受这些家族的挟制,咱可完全不用。”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仿佛有些飘飘然。
他确实有资格如此得意。
纵观古今,的确没有任何一位天子能把朝堂之事做到这般程度。
天下将近大半的财富涌入国库,以往那些地主豪族世家,只会疯狂地将朝堂上的钱财敛入自己囊中,
而如今他朱元璋这一朝,却能把那些人口袋里的资产汇聚到国库。
虽然名义上这些资产还是属于那些人,但实际上已然成为他朱元璋可调配的资源。
如此大事。
怎能不让人欢喜,怎能不让人涌起“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万丈豪情。
马皇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底,面容上的笑意愈发明显。
她暗自思忖。
如此盛举,标儿不过是起到辅助作用,真正的大头还是在陆羽身上。
马皇后又看了朱元璋一眼,心想这一次陛下倒是提前做了个明智之举。
像陆羽这般才华横溢之人,若不能为朱家所用,成为朱家的人。
她心里着实不安,恐怕晚上都难以入眠。
毕竟今日陆羽能做出这般惊人之举,难保日后不会做出其他事。
只是到那时,这惊人之举是否还对朱家有利,就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