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
李信继续默默修习少林基础拳法和棍法,还需每日不间断的念经学佛。
但对于进入藏经阁一事,却自那一晚后,便再无其他头绪。
本因听着诵经声而渐渐放空的心灵,再次无可抑制的变得焦虑起来。
不过对于这少林内部的情况,倒也日渐了然。
甚至还结识了未来的达摩院首座无相。
不过现在的无相和无色一样,也只是罗汉堂一个普通弟子。
而当下的达摩院首座,也并非天字辈僧人,而是堪称少林真正底蕴的悟字辈高僧,名为悟尘。
听闻,当初那一夜,就是他靠着一己之力,打伤并赶走了明教光明左使南宫有信。
按照明教先左后右的规则,那南宫有信的本事,怕是还要超过上了桃花岛的右使西门无缺。
由此可见,悟尘的武学修为虽肯定不如五绝,但也到了极为高深的程度。
另外,有趣的是,当下的少林寺内也并非一片和谐。
四大武学相关的院堂中,罗汉堂以达摩院为首,钻研学习本派武艺,而般若堂则和菩提院一道儿,研习天下武艺,以及各种奇门兵器。
两派因方向领域不同,时有争执,渐渐就有了理念上的差异。
一派认为只需精研少林武学,便足以穷尽一生,足以让少林屹立不倒,足以让僧人天下无敌。
另一派却推崇海纳百川,要不断吸取外界精华,才能更好补足自身,进而更新迭代,方能永垂不朽。
当双方理念进一步深入后,这分歧就更大了。
成为了……到底要不要让少林解除封山的矛盾。
悟字辈高僧只是坐看这一切,并不干预,任由事态发展。
因而每年,罗汉堂和般若堂之间,还要展开一场武艺上的较量比试。
虽有高僧看着,不至于有人重伤甚至闹出人命,但也难免斗个面红耳赤,血脉膨胀。
李信来少林将近到一个月时,这场两堂之间……亦或者说是背后两派系间的大比,正式开始。
方丈悟真亲自主持,不过也就是起个象征意义。
事实上他一过来就在空旷处闭目入定了,仿佛对于这大比毫不关心。
真正操持办事儿的,还得是那些天字辈弟子,负责安排比试顺序,裁判评定等等。
而上场比斗者,当然就只能是无字辈弟子了。
无色虽天赋异禀,终究入寺时间太短,且此次比斗乃是罗汉堂和般若堂之争,罗汉堂弟子是禁止使用少林以外的武艺的,因而虽胜了数场,却也败了一场。
倒是那无相,不愧是未来能成为达摩院首座的人物,单论少林武学造诣的话,虽与天守天鸣这样的天字辈中的精英依旧相去甚远,但与普通天字辈僧人比,已相差不多。
普普通通的罗汉拳,在他手中使的出神入化。
自从比试开始后,竟是连连获胜,没有一场败绩。
依旧未能受戒,不入堂院的李信,自然是……无法参与进去的。
于是不知从哪儿整来把西瓜子,边磕边看,欣赏这场属于两堂间的龙争虎斗。
戒律院首座天守本是充当裁判,可瞅着李信那副观战的模样,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要袖袍一挥,借着外放出的内气,将其手中瓜子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