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眼看得邱嘉泽心里毛毛的,说话的声音不自觉地越来越小,最后话没说完就断掉了。
顾南勾了勾唇角,以一副“谁都没我懂陶哥”的口吻道:“确实,陶哥要是愿意出道,早就红遍大江南北了。不过比起自己成为巨星,他还是更喜欢‘亲手’培养别人的感觉。”比如我。
邱嘉泽听得一愣一愣的,总觉得顾南这话怪怪的,但他又听不出哪怪,最后只能附和道:“所以陶总选择成为你的经纪人,也是因为兴趣所在吧。”
“嗯,”顾南矜持地点点头,心里却笑开了花,觉得眼前这人真上道,于是礼尚往来般问道,“你们做电影配乐,还要专门来剧组吗?”
话题……这就打开了?邱嘉泽眼睛一亮,连忙回答:“这是我老师的做事习惯,她觉得如果无法亲手接触电影的核心,就没办法写出契合的音乐,而一部电影的核心自然和创作它的人密不可分……”
李曦在聊天的间隙看了学生一眼,发现他和男主角有说有笑,气氛似乎十分融洽,心里的大石终于放下了。邱嘉泽不缺惊才绝艳的才华,就是性格有些孤傲内向,与这个浮躁的圈子格格不入,希望这一次能让他获得信心,同时也寻找到工作的方式方法。这样她也能早点退休,颐养天年。
话匣子一旦打开了,便能迅速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就像顾南和席瑛、兰舟一样,一顿饭敞开了心扉,之后如无意外只会越走越近,和邱嘉泽也是这样。
了解了对方的工作模式,话题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电影和角色身上。顾南话少但精辟,总能用最少的语言去描述出饰演席聿的心境,邱嘉泽将这些只言片语收集起来,先自己试着理解扩展,然后再和“老师”顾南核对,两人有来有往,在外人看来便是气氛和谐、发展良好。
陶最回到剧组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亲眼看到这一幕,陶最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酸涩有,失望有,更多的则是一种与命运对抗失败的无奈感。
好想唱一出《铡美案》哦……就在陶最的思绪乱七八糟横冲直撞时,三个小的也看到了顾南,顿时嚎叫着扑了过去。
“南哥——!”
“南哥你怎么样啊!”
“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瞒着我们!”
这个时间正是剧组中午放饭的时刻,顾南和邱嘉泽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猛然听见三道熟悉的鬼哭狼嚎,还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
等三个小的真的扑到他面前了,他才反应过来,连忙抓起一旁的拐杖,探着头找陶最:“你们怎么来了?陶哥也回来了?陶哥人呢?你们让开点!”
让开点?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三个小的一时反应不及,眼睁睁看着顾南杵着拐杖起身绕过他们就往外走。
顾南刚绕过三个小的,就发现了陶最,刚才还着急忙慌要找人的人顿时停了下来,嘴里不轻不重地抱怨道:“你还知道回来啊?”
陶最一愣,看了眼邱嘉泽,却只在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看见好奇之色。原本沉郁的心情顿时光风霁月,他扬起唇角,眼睛却刮了顾南一眼:“怎么?有意见啊?”
该怎么形容这个眼神呢?它发生的时间很短,短到周围没有任何人看到,但它又好像是慢动作,让正对陶最的顾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眼尾微翘的凤眼盛满盈盈笑意,就像带着一把小勾子般,从他的脸上扫过,留下心悸的余威在心里反复激荡。
以前陶最对他笑过很多次,无论是开心的大笑,还是落寞的苦笑,甚至是落井下石的嘲笑,暧昧难言的微笑,配上那双漂亮的眼睛,总有万种风情。可无论是之前的哪一次,都不像现在这般……勾人。
顾南愣在了原地,陶最却像是说过就忘,直接越过他走到邱嘉泽面前,伸手道:“邱老师你好,很高兴再次相见,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合作,希望一切顺利。”
邱嘉泽连忙起身,握住陶最的手开心地晃了两下:“我也很高兴和顾南合作,他真的是很敬业很有想法的一位演员。”
“听见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陶最笑着松开手,转手示意了下三个小的,“他们也是我公司的艺人,Infite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我知道!《往生》里那个插曲《巡》就是你们写的吧!真的很厉害,后生可畏啊!”邱嘉泽满脸惊喜地看向三个小的,陶最顺势给三个小的普及了邱嘉泽的丰功伟绩,三个小的顿时忘记了顾南的异常,和同样热爱音乐的邱嘉泽聊了起来。
陶最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眼睛瞄了顾南一眼,忽又一笑。
依然是带着小勾子的眼神,就这样飘飘荡荡地落进了心底,在这一瞬间,顾南忽然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