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一面
推辞不了的贾环,在临近中午时,被韩修云拉着去了荣国府。两人刚出了锦华楼,就见贾赦的贴身小厮进来,一看见贾环和韩修云脸上就扬起了笑,迎了过来,“侯爷,韩先生。”
韩修云小声的和贾环咬耳朵:“这是怕我不去,让人特意来请我来了。”
贾环忍着笑,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坐上马车,韩修云就瞪了一眼贾环,贾环却是不理,只道:“你去了,他要是以宴请你,你就只管吃喝便罢。你若是不愿,难道他还能强行扣押着你。”
韩修云叹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心中暗道:只怕宴无好宴。
到了荣国府,马车就停了下来,门子瞧见贾环下车,早飞奔着往里通传去了。
进了府,就见贾赦笑呵呵地迎上来,“韩先生来了,哟,环儿也回来了!一会儿去大伯那里喝两杯。”
贾环笑道:“一定一定,这会子先容我去见过老太太和太太,等会儿一定去。”
贾赦捋着胡子笑着颔首,“行,那你快去吧,多日不见,老太太也挂念着你。”
贾环看了韩修云一眼,对他点了点头,便往后院而去,走的远了,还听见贾赦亲切的唤着韩修云,一口一个贤侄,热情的紧。
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贾母的荣禧堂,他倒是去的巧,王熙凤和王夫人都在贾母处。
贾母笑着对贾环招手,让他过去,“今日可是有空过来了?往日里去了侯府那儿,逍遥自在,竟也来的少了。”
贾环在贾母身边坐下了,笑道:“是孙儿的不是,孙儿往后定会常来,多来打扰老祖宗,非得让老祖宗厌烦了我才是。”
王熙凤闻言笑了,“环儿这般说可是要失望了,老太太可不会厌烦,巴不得你们这些个小辈成日里都来打扰她才觉得欢喜呢。”
“你二嫂子这话不错,我不恼你们这些少男少女的热闹,只扰着那些个整日里说句好话都要敲我二两竹杠的辣子——”贾母拖长了声音看着王熙凤满脸的打趣之色。
王熙凤也不恼,“哎哟,瞧瞧,瞧瞧,老太太偏心着呢,这有了乖巧懂事的孙子,可就把我这个任劳任怨的孙媳妇给厌上喽——”说着还甩着手里的帕子一副伤心难过的模样。
贾环三人不禁笑了起来,贾母道:“一会儿别走了,我让宝玉他们从大观园过来,你们兄弟姊妹们吃吃饭,说说话。”
贾环忙道:“晚间吧,一会儿我要去大伯那里一趟。”
贾母闻言微微蹙起了眉头,“去他那里作甚?你大伯那个人行事素来荒唐,若是有事要你帮忙,你可不要胡乱应声。他若是为难你,你便来找我。”
贾环笑道:“知道老祖宗心里念着我,只是我来却不是因为这事。”他说着看了看房间里伺候的丫鬟,贾母会意的摆手让那些丫鬟退了下去。
贾环这才说道:“今儿我是陪着我的那位夫子一起来的。说起来也是巧合,前段时间大伯瞧见韩老师生的一表人才,面如冠玉,文采斐然,年纪轻轻的又还未说亲,便起了心思。”
这话一出,贾母、王熙凤和王夫人就都懂了。贾母暗暗颔首,“说起来,二丫头的年纪也大了。”往日里因为荣国府逐渐败落,京都里的夫人举办的一些宴会,很少有帖子过来,因此府里的姑娘也鲜有人知。她老了,心神不济,若不是贾环今日提起,她倒是真的忘了这件事。
王夫人问道:“你那位夫子为人可是靠得住?”
贾环道:“老师人很好,重情义,有担当,为人处事皆是稳重。在儿子心里,处处都好。若是真的成了,倒是一桩喜事。”
贾母见他面有难色,就道:“可是有什么不妥?”
贾环摇头道:“这倒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只是老师从未见过二姐姐,说是不愿意盲婚哑嫁,已经对大伯拒绝了多次。”
说是这么说,但是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又岂不知这拒绝的真正原因。贾母想到此,埋怨道:“往日里我劝着他莫要太过荒唐,非是不听。如今倒好,怕是连儿女的婚事都要连累了!”
荣国府听着高门大户,可实际上已经日薄西山,嫁往高门显贵,先不说成不成的,只说日后这日子就不好过!韩举人是贾环的夫子,只看贾环如今被教导的这样出色,就知道人一定是差不了。况且有这一层关系在,日后怎么也不会薄待了迎春。这在贾母心中已经是很好的一门亲了。
贾环忙劝道:“老祖宗莫要太过伤心了,青年才俊总是有的,这个不成,咱们再找就是,可莫要气坏了身子。”
王熙凤暗暗沉思着,忽然想起一事,“环儿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今儿一大早大老爷就派丫头把二妹妹从大观园给接了回来,莫不是……”
王夫人看向贾母,“若是这般可是不妥当?”毕竟是未婚男女,原本这也没什么,说亲前少男少女们隔着帘子见一面也无妨,只是贾赦那个人行事向来不羁,她还真是担心他会生什么幺蛾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