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14(1 / 2)

1981-14

因为这会儿土地承包责任制度才开始推出,并且刚推出来不是强制执行,所以有些谨慎小心的地区就还在观望——陆柚和高晋年他们去定辣椒的这个县就是这种情况。

一共有近二十个生产大队,但是率先尝试土地承包的只有四个大队。

不巧的是,陆柚和高晋年他们要买的那几种辣椒就在剩下那十六个还在沿袭集体工分制度的大队之中。

虽然之前有市里的报纸采访过陆柚,但因为当下这个时代信息传递不发达的原因,林城人还并不清楚陆柚的“名气”,不过问题不大。

因为国家允许了私人个体户的存在,对于陆柚他们来买辣椒并没有遭到村民们的拒绝,只是因为种植辣椒的那几个地区还走着集体工分制度原因,村子里大部分土地都是用来种可以填饱肚子的庄稼,像是辣椒这样的现阶段只是用作调味料的存在数目并不多。

索性因为林城人也都爱吃辣,所以虽然每家每户种植的辣椒不算多,他们还要自留一部分自家吃,可家家户户加起来,也就基本上还能满足陆柚他们现阶段的需求。

也就是,陆柚原本以为自己是会和一户或者两户人家做辣椒买卖,结果最后却成了和两个村子做辣椒生意——毕竟他需求的不止一种辣椒,而不同村子的地理环境不同,长出来的辣椒品种也不一样。

总而言之,最后合同签订了,自然得好好吃一顿庆祝庆祝。

毕竟根治在国人细胞里的美食基因是无论在什么年代都不会消磨的,更何况一个陆柚是来自未来几十年后美食文化相当发达的时代,一个高晋年是民间大厨对食物的热爱也是相当高的。

所以对于两个村子的热情,两人并没有婉拒,反而很热情(主要是陆柚)地说要尝尝当地特色美食。

这可把两个村子负责招待的人给听得下巴都要擡起来了——自家的吃食被别人认可并期待,可不是一种荣耀嘛!

于是他们便商量着一起做东带陆柚他们去市里的国营饭店搓一顿——之所以选择市,也是因为这两个村子都不在一个县,若是去某个县的国营饭店吃另一个县估计都不会乐意。

虽然他们都是林城下辖的县城,可县与县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好叭。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就再往上去市里的国营饭店,这样两边的特色美食都能上桌。

XXX

酸汤火锅,是其中一个村子里的特色菜,也是家常菜,各家有各家的味道,汤底的酸度、肉的质量还有灵魂蘸水,哪怕每一样只有细微的差别,组合在一起也会让口感大有不同。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很好吃。

这年头的国营饭店虽然又要钱又要饭票服务态度还很一般,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味道是很出色的。

毕竟这年头能进国营的,还是干餐饮的,没点掌勺的硬功夫,那是什么关系都不好使的。

就比如说这酸汤火锅,光是一顿上来,高晋年看到那汤一片金黄,嗅到空气中浓而不烈、辣而不燥的酸香味,便知道这味道差不到哪里去。

因为肉类吃紧,所以村民们做酸汤火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素锅,像是什么小根蒜、蒲公英、折耳根、和麻叶、鸭脚板、灰灰菜、鱼香菜……反正只要有酸汤还有蘸水,就算煮的是狗尾巴草也好吃!

话虽这么说,能有肉加入其中自然还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毕竟谁能抵抗肉的魅力呢?

左右陆柚他们先买了一批辣椒,给他们两个村子带来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所以在请客这方面他们也相当大气,不仅加了肉,还有一盘是牛肉。

陆柚也好久没吃牛肉了。

一来是不管是落霞村还是澜江县都没有吃牛肉的习惯,荤肉基本上是猪肉、鸡鸭鱼或者兔子,羊肉都很少;二来就是牛肉可不多见,至少现阶段想吃都没有卖牛肉的。

就连高晋年以前做厨师给人做坝坝宴,也很少接触到牛肉。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牛肉好吃。

在当地人的安利下,陆柚和高晋年按照他们推荐的吃法,先把白胖胖脆生生的豆芽下到煮滚的酸汤锅里——据说是因为豆芽煮汤及火锅会有一种特别的鲜味,尤其是有肉在的时候,先煮豆芽再放肉,可以去掉肉类大部分本身的腥味,突出肉的鲜美。

豆芽下锅之后,一桌人的筷子不约而同地先朝着牛肉下手。

这年头可不兴什么好吃的留到后面慢慢品味,物资的紧缺让大家养成了要么吃不到就不吃,要么吃得到就先把好东西吃掉的习惯,陆柚受大环境影响自然也是如此。

什么?牛腱、牛腩、牛柳、牛排、眼肉……不同部位的口感不一样?

哈,能吃得到牛肉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挑剔部位,自然是国营饭店里提供什么就吃什么。

牛肉其实是本地老黄牛肉——是那种已经完全不能再干活而老死的牛,这样的肉自然没有多鲜嫩,但这市里的国营饭店大厨刀工好,肉片切的很薄,所以哪怕是老黄牛肉也并不太影响口感。

牛肉下锅烫个十秒钟就可以捞出来,在酸酸辣辣的蘸水里滚一圈之后变得酸辣爽口,满嘴肉香。

最新小说: 杀夫证道后翻车了 教主你的马甲掉了 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 开局丧尸,我靠抽卡养崽躺赢 假千金真团宠,少帅偏爱到极致 复活后,小怂包被貌美疯批盯上了 咦,我原来是大佬 错误的反派养成 这个omega 真的有毒 还以为她是暴君呢(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