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垂吓了一跳,在高丽敢直呼其名叫他的除了皇帝,就只有这个大宁侯,所以他根本都不需要去看,便知道大宁侯来了。
他急忙往国王身后躲,嘴里还强调着:“大宁侯,你不知情,不知道这三个武将有多卑鄙,他们不仅贪生怕死,还把脏水往我身上泼,说是我造成的。
天地良心,我拼死在阻止他们的所谓作战计划,他们完全不按照国王的阵图行事,自以为是。
对于他们肆意篡改殿下的作战方案和阵图的行为,我予以喝斥,并坚决抗拒,可是他们却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按照国王殿下的作战方案和阵图来实施。
可背地里却背着我,按照他们那一套来排兵布阵行军作战,以至于招此惨败,连一群娘们都打不过,还要这些武将做什么?
陛下只将他们凌迟处死,没有殃及他们的家人,已经是最大的恩赐。”
宰相口才很好,没等大宁侯说话,他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的把主要的屎盆子全都扣到了三个大将的头上。
这番话国王已经听过一遍,当时就要把肺给气炸了,现在再听一遍,更是怒不可遏,问身边的侍从:“开始行刑没有?我怎么没听到他们的惨叫声?”
侍从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有些手足无措。
这时大宁侯才开口了:“我已经把行刑叫停了,皇兄,我军遭到惨败,兵力折损上万,在这种时候实在不宜斩杀大将,这不吉利。
而且我们正是用人的时候,不如让他们戴罪立功。”
国王还以为他的弟弟大宁侯是来质问他的决定,正准备等他说了便狠狠对他一通训斥。
结果没想到他好像不是来说情,而是说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用人之时,不宜杀戮已方战将,这不吉利,国王脸色稍稍缓和下来了。
大宁侯刚开始的确是想大吵一顿,跟国王闹翻也在所不惜,一定要保住这些国之栋梁,高丽原本就没有多少能用得上的武将,再把这三个顶尖武将给杀掉了,那无异于自毁长城。
但这样的话他是绝不能说的,因为那跟国王的一向主张和做法完全相违背,国王是绝对听不进去,不符合他思路的说法和建议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他临时换了一种口吻,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眼看国王是脸色稍稍缓和了,他便知道这步棋走对了,马上又接着说道:“在大宋太祖皇帝有祖训,不杀士大夫,因为君王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所以咱们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戴罪立功是不是更好呢?别让大宋的人说咱们既然是大宋的藩属国,却不按大宋规矩来,挑出咱们的毛病。”
这几句话倒是让国王真的有些踌躇起来,他当国王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紧紧抱住大宋的大腿,跟着大宋走,大宋做什么他就学什么。
但由于信息的问题和他的自以为是,学的三不像,学了一些大宋早就摒弃的东西,但是对于不杀士大夫这句话他是知道的,而且之前也贯彻的比较好。
除非是起兵造反的士大夫被处死之外,其他原因,尤其是牵扯到了政治上的原因,一般是不会动用死刑的。
而这一次要杀郑忠夫他们三个,其实国王也多少知道宰相的说词有很大水分,宰相不过是在找替罪羊。
所以这三个人死了,可能会有点冤枉,但他也是恼羞成怒,也急于找一个替罪羊,否则这案子往深里调查,那就绝对会查出他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