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道:“太子之位本来也不用争,本王并不需要做什么。父皇和母后对皇兄已经有些不满,本王这个时候为了打击皇兄做的任何事都是画蛇添足,只会惹自己一身骚。只要本王能安抚住江南,就已经功莫大焉,何必再耍那些不入流的手段?”
宋缺本能的认为杨广是真心话。
此时的京城正是风起云涌,各方势力密切关注的地方。随着四大圣僧的身死,佛魔之争已经达到白热化。
杨广道:“京城现在是个大漩涡,皇兄一直怀疑本王勾结魔门想害他,这种事又怎么说的清楚,所以还是离得远点儿吧。”
晋王勾结魔门要害太子可不是太子自己这么想,而是所有的政治势力都这么想,只有杨广觉得事不关己。
对于杨广要离京,宋缺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只是也明白杨广没必要在这件事上诓骗自己。
宋缺问道:“难道不是这样吗?”
杨广笑道:“魔门想巴结本王,本王还看不上呢。他们自己都内斗个没完,祝玉妍想利用本王让她一统魔门,对抗佛门,未免把自己看的太重了。”
宋缺道:“殿下就不怕自己远离京城,最后被别的王爷捷足先登?”
杨坚可不是只有杨勇和杨广两个儿子。
三子秦王杨俊,作为山阳道行军元帅参加了灭南陈的大战,督管长江上游战区,成为扬州总管。后与杨广交换场地,总管并州,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
四子蜀王杨秀为益州总管,统管巴蜀境内二十四州的军政大事。次年,隋朝在益州设中央驻西南道特遣政府(西南道行台),命杨秀担任尚书令,总管其军政要事。原来所封官位,依然如故。开皇十二年,杨坚任命杨秀为内史今,同时兼任右领军大将军。
杨坚最小的五子汉王杨谅都已经成年,领雍州牧,加授上柱国、转任左卫大将军。
五子同母,被杨坚传为美谈,可也正是这五子同母,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皇帝。
佛魔之间看似江湖争斗,其实此时已经被所有人关注,杨广此时离开,实属不智。
杨广道:“佛门过度吹嘘自己在问鼎天下上的作用,也因为父皇确实与佛门有过渊源,才让人真的以为佛门可以决定未来谁当皇帝。其实谁当太子是由父皇决定的,也只能由父皇决定,旁人只能跟着看热闹罢了。谁真的敢一头扎进这夺嫡的漩涡,就算成功了,也难有好下场。”
宋缺脑中就是一转个:“难道自己以前都想错了?”
宋缺道:“所以殿下要离开这里,是打算坐收渔人之利?”
杨广道:“没那么复杂,只是觉得在这里做什么都没有用,纯属浪费时间罢了。”
杨广根本就没想过要打击太子的势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