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意料之中是其中牵扯到的人,做过同样的事情。意料之外,是没想到他们之间竟会有所关联。
奏章中提到的这个神秘人,他们还都知道。上官云锦未曾见过,但对这个名字却没有丝毫的陌生。范天雷就更不必多说了,不仅认识,还见过多次面。
在这些人当中,若要论及与此人相处时间最长的,那无疑当属舒颜了。因为奏章中所提及的那个人,正是宸王秦浩。
五年前,京都后宫曾发生过一起震惊朝野的投毒事件。
投毒之人,正是靖远帝留下的大太监李才。而被投毒的人,则是当今的帝后以及皇妃穆静雪,还有她们当时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
正因为这件事,当今太子落下了病根,自幼就体虚多病。
范天雷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紧张和焦虑都吸入腹中一般。
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缓缓说道:“现在已经可以肯定,云裳娘娘所中的毒与当年帝后所中的毒完全一致。这无疑证明了当年帝后与穆娘娘遭人投下奇毒的方子,正是由完颜幽梦提供的。如此一来,秦宸与完颜世宏之间的联系也就不言而喻了,他们之间早有联络。”
说到这里,范天雷的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难看,他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语速也不自觉地加快了:“更糟糕的是,秦宸如今被陛下委以重任,他麾下的大军具体人数我们并不知晓。娘娘,这情况实在是万分危急啊!我们必须立刻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云锦听了范天雷的话,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她的脸色逐渐恢复平静,冷静地说道:“这件事情太大了,而且还牵扯到皇室宗亲,本宫没有权力对此事做出决策。为今之计,只有尽快赶回京都,将此事告知魏相等人,让他与朝中大臣们共同商议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才是上策。”
“娘娘,可要老奴派人先一步返回京都,将此事告知魏相与陈相?”
听到范天雷的话,上官云锦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久在陛下身边,若是皇帝看到这份奏章,你觉得皇帝会如何处置?”
范天雷很认真的思索片刻,开口道:“陛下向来以仁德治国,但此次牵扯皇室与社稷安危,若陛下决策,老奴以为陛下会派人暗中调查,绝不会声张此事。不过秦宸毕竟是皇室宗亲,先帝钦封的亲王,陛下或许会念及亲情,只要他不做出叛逆之举,或不会深究。”
上官云锦仔细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那秦浩曾公然谋逆与大汉为敌,到今日不还是活得好好的!
“既如此,依本宫看,先不必派人提前告知朝廷。若提前走漏风声,宸王定会有所堤防,反而不利。”
“我们要加快些行程,尽快赶回京都。当务之急,还是要将皇帝唤醒当作首要之事。”
范天雷领命而去,迅速传达命令。
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平安抵达了嘉峪关。这座关隘经过修缮,比以前宏伟了许多,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守护着中原的安宁与繁荣。
站在嘉峪关外,望着那高耸于两山之间的城墙和巍峨壮观的城楼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激动,只要踏过这道关隘,他们便进入到真正的汉境内。
这一路虽然艰辛,但还算顺利。除了几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外,并没有遇到心怀不轨的歹人。这份平安与顺利,也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与保佑。
交州刺史程昱,已在嘉峪关隘口守候三日。
这三日来,他每日都会登上隘口的城墙,极目远眺,心中焦急万分,只为等待那支天子卫队的到来。
这一日,天际微露曙光,程昱又如往常一样立于城墙之上,仍不见任何踪迹。
日落时分,不死心的他再一次来到城墙之上,迎着夕阳余晖极目远眺,忽然,远远的就望见隘口外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缓缓向这边行进。
那队伍气势恢宏,旌旗招展,正是他翘首以盼的天子卫队!
程昱心中猛地一喜,脸上瞬间绽放出难以抑制的笑容。
“来了,终于来了,快随本官前去迎接!”
嘴里一边呼喊着,一边招呼着众人。一路小跑下城墙,心中那股急切与激动几乎让他无法自持。
跑到关隘大门前时,他已气喘吁吁,满心欣喜的招呼着门口守军:“快!快将门打开!”
两扇沉重的木门在守军们的拽动下,缓缓被推开,发出一阵沉闷而悠长的吱呀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仿佛是一种古老而庄严的仪式,宣告着尊贵客人的到来。
紧接着,百名训练有素的守军如离弦之箭般迅速跑出大门。步伐整齐划一,动作干脆利落,呈八字形站立两旁,手持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威武雄壮的气势让人不禁为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