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事实已经清楚了,这个惊天大案,正是小英山的土匪干的。
从老高的口供得知,这笔财宝还没有被各方势力瓜分,还在山洞里放着。
眼下,就是要趁这笔财宝保存完整,把他们夺回来。
不过这事说容易,真要操作起来,难度可不小。
要攻打小英山,必须得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而他们,除了张信一行人外,便是州里的捕头差役,把他们都集合起来全算上,也就三十多人。
双方加一块,也就五十多人。
而小英山的土匪,除去打杂的,光武装人员,保守估计也有六七百,全部算上有八百人之多。这些喽啰兵平时都被严格地训练过,战斗力很强。
以区区四五十人的队伍,向八百余人的土匪发动进攻,这明显的是鸡蛋碰石头。
可是除了这些人外,还真没有别的力量可以寻求帮助。
正当张信急得团团转时,好消息传来,一支队伍调防,经过济宁。
这支队伍的头领,就是李标的父亲,建威将军李准。
李准一直在河南一带和李自成打仗,取得了不少的战绩,现在奉令调防北京。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他儿李标就在山海关一带。
由于军方有规定,为将之人,不得擅离职守。以致几年了,父子都没有见过面了。
这次北上,父子二人离得近了,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
他已经把自己的行程,以书信的形式,告知了儿子,希望二人能在京见面。
他的队伍是顺着运河西岸走的。
这支队伍包括二千骑兵,三千步兵,外加一些辅助人员,总人数有六千人。
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已经行走了好长时间了,人困马乏。因此准备在济宁休整两天,再继续北上。
刚扎上营寨,还没顾得上休息,忽然亲兵进来禀报,有重要客人来访。
说着送上名片。
李准一看,这两个客人非同一般,一个是济宁知府胡某,一个是东厂提督张信,吃了一惊。
他对于知府的来访,并不奇怪。
自己过境这儿,作为济宁的父母官,前来拜访一下,也未尝不可。自己是老资格军人,且又有世袭爵位,理应受到尊重。
但张信出现在这儿,叫人很不理解了。
他的主要职责是稳定京城的局势,监视官员的违法行为,济宁是他不该出现的地方。
但他还是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使他想到,济宁一定有特别大的案子,否则他不会出现在这儿。
他忙把二位贵客迎进了大帐。
客套了几句,张信便直奔主题,原来他是来寻求帮助的。
他准备攻打小英山,但自己力量不够。听说李准带兵从这儿经过,大喜过望,认为这是老天在帮助他,忙拉着知府一块儿前来求助。
李准是个痛快人,听完了张信的述说后,立马爽快地答应了。
表示这是小事一桩,帮助张信,理所当然。
表示一定要扫平小英山,夺回财宝,把对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经过研究,三人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
话说这支部队是大明国的正规军,士兵都是百战老乓,作战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