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前边是一个放羊的小孩,家就住在小英山附近。平时没少被山匪骚扰,对土匪恨之入骨。
山上对土匪发起打击后,周边村民闻讯后都纷纷在山下观看。
见山上土匪被抓,村民们无不拍手叫好。
这个牧羊童一边放羊,一边观察着山上情况。当看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在草丛里爬行时,便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什么好鸟,是漏网的土匪。
当然,他不知道这是匪首,只把他当做一般的匪徒了。
同时牧童也知道,剿匪的队伍正在山下搜捕逃下山的土匪,抓到后便把他们关在一起。
出于对土匪的仇恨,牧童从地下捡起了一个从树上掉下来的枯树棒,向那个人走了过去。
别看大掌柜的平时很凶残,而且武艺又好,很会欺负人。但今天不行了,他受了伤,肚子又饥又饿,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一见一个青年人拿着一个木捧过来了,要在平时,他非用刀和对方说话不可。
可是现在,手无寸铁,伤痕累累不说,还精疲力尽,哪儿再敢逞英雄,只有选择躲避。
没跑几步,被放羊娃赶上,没头没脸地一阵抽打,昏死过去。
等他醒来时,已经在俘虏群里。
原来把他打昏后,放羊娃赶忙把这一消息告诉山下巡逻的士兵。这时大家才发现,这可是条大鱼,正是小英山的大掌柜。
他们赶忙就地对大掌柜进行审问,问他是怎么知道有一支运送财宝的队伍从这儿经过的。
这时候,大掌柜的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张信问什么他回答什么。
他把一切责任都推托到牛武身上,说这情报是牛武送的。
说二人是多年的老关系,当年牛武在苏州做捕头时,抓住了还是流匪的他,后来把他放偷偷放了,他便来到小英山,做了大掌柜。
一直对牛武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
经过打听得知,事发后,牛武丢了捕头职位,被官府追捕,流浪江湖。
后来二人取得了联系。
为了表示对牛武的感谢,多次邀他上山,并表示把第一把交椅让他来坐。
牛武没同意,但却时常来山上访问。
前不久上山,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一伙人押送一笔财宝,将从这儿经过。
消息是他从京里相当有权势的人口里得到的,绝对地可靠。
于是小英山的土匪们便安排了这次行动。
至于牛武是从何种渠道得到的消息,这个透露给他消息的关键人物又是谁,没有说。
这使张信想到,自己前段时间受到袭击,凶手使用的暗器,是一种叫飞蝴蝶的小巧东西,而江湖传闻,使用这个暗器的人一,也叫牛武。
无疑,这二人就是同一人。
这个牛武太不寻常了,身上有太多的秘密,可惜被他跑了。
接下来,人们把俘虏押到济宁,由知府处理。
整个小英山,放了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
做完这一切后,李准准备继续行军。
张信对他的帮助一再表示感谢,然后把大掌柜的交给了他,由他带到北京,接受审判。
张信和他的小分队,也没在这儿停留,辞别了知府,又上路了。
出了这片山地,在一个集市上每上买了一身应季的衣服,走起路来,果然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