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向二人发出了进城邀请,一块去救太子。
二人听后,立马答应。
救太子仍国之大事,如今他们有机缘赶上,可是一件千年难遇的幸事,立马同意。
张信本想去看看阿贵,因为没时间了,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带着二人去了京城。
进了城门,便直奔周奎家。
张信是个京里通,只要你一说所在位置的名字,他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
周奎所在的那片区域,叫京口。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不得而知。
但它的名字很响亮,老京城人,很少有不知道的。
原因是这儿是京都最大的富人区。
住在这儿的,要么是顶级富豪,要么是达官贵人,所居宅院,,一户比一户豪华。
周宅在这个街道的一个小巷内,宅子几乎占据了一条小巷。
院墙高大,四周修有角楼。门楼高耸,两边分别有高大的石狮镇守,显得十分地威严。
此刻大门紧闭。
门外站立着好多人。
这些人的出现,使张信吃了一惊。凭经验,他判断,周府可能出事了。
因为站在周府门口的人,除了有几个人是家人奴仆的形象外,更多的人,则穿有大顺服装的衣服。
这些人都挎着腰刀,个个身材高大,仪表威严。
他们用警惕的眼神审视着从这儿经过的每一个人。
凭经验,张信马上做出判断,这些士兵不寻常,虽号称是兵,但其职责绝不允许他们上阵杀敌。
他们有其特殊的任务,要么从事保卫,要么从事安全。
这些人,一般都武艺高强,头脑灵活,适合做大人物的亲兵,是军中宝贝。他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个高级别的官员。
在来这儿之前,张信己做好了计划,那便是访问周奎,从他手里接管对太子的管护权。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周奎对接管太子并不热心,甚至把这视为烫手山芋。只是碍于亲情,无法拒绝。
如果张信出面,他肯定会把太子双手奉送的。
这时候估计天正好黑,即使送不出城,也可以把太子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有机会了,再把太子送出城。
他有足够的信心,保护好太子哥仨。
并相信周奎一定会配合他。
他对周奎太了解了。
二人不仅相识相熟,周奎还是一件案子的当事人。他因涉及到一件贪腐丑闻,上了张信的黑名单。
那是在向前线征集的钱款中,张信发现其中有巨大的亏空,显然有人造假,贪污了银两。
在这种事上竟然敢作假,还有啥事不敢办的?张信顺藤摸瓜,竞然牵出一大黑案,其中就有国丈周奎的身影。
事后,其它案犯悉数落网,受到严惩,但只有周奎,没有被抓,甚至毫发无损,完美脱身。
并不是张信不想抓他,而是受到了某种势力的干扰。
当时查明,在多起贪腐案中,都有周奎的身影,且相当地活跃。
按照律法,他应当被抓。但考虑到他是皇上的老丈人,张信就没做出冲动的举动,而是在一次朝会上,向祟祯禀报完了其它事后,才说起国丈贪腐的事。
把这一事放到最后,以观察祟祯的态度。
他注意到,崇祯的脸色变了,由白变红,并且两只拳头握在了一起。
显然,周奎的行为激起了他极大的愤怒。
在他倡导节约共赴国难的大背景下,身为国丈,非但不带头执行,反而贪腐成性,这绝对是崇祯所不准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