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五万大军定东都
东都城下,焦土未散的刑场上,萧蒲剌曳鲁与阿里答的半具身体被捆绑在黢黑的炮管之上。
鲜血如雨滴般落在炮口
仔细倾听的话,隐约还能听到两人低声的哀鸣。
这种濒死未死,却时刻承受着巨大痛苦的状态,或许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而看到这一幕的,除了部分金州军士兵之外,还有那些被俘虏的东都军和北海军的将领。
“嘶”
看着炮管上的两具正从胸腔滴血的身体,牙里辛神情惊骇,倒吸一口凉气。
“这就是雷神柱的威力吗”
人群中传来压抑的抽气声,一名北海军千户颤抖着擦拭脸上的血渍,喉结上下滚动:“莫不是金州军真能借天神之力”
其他将领也纷纷低声说道:“怪不得连坚固的东都城都被轰塌了。”
“如此神兵利器,天下何人能敌”
此起彼伏的低语里,众人望着那两门尚在冒烟的巨炮,神情更加惊悚凝重。
很快,众人被押解至城墙之上。
一身简单黑袍的李骁,负手立于战旗之下,身旁的舒律乌瑾王妃披着素白衣衫,眼尾还凝着未干的泪痕。
牙里辛等人强压下心中火炮带来的震颤,抚胸躬身行礼,齐声说道:“末将见过王妃。”
“见过李都督。”
而李骁就这般淡淡的目光看着他们,一句话不说,却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这些人的身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将领额头上甚至渗出了冷汗,双腿都在开始不自觉的打摆。
以前的时候,他们对李骁虽然也满是敬畏,但却从未在李骁身上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气势。
甚至李骁此时摄给他们的威势,都还在曾经的萧思摩之上。
终于,几个呼吸之后,一名北海军千户首先承受不住李骁目光的压力,扑通的跪倒在地上。
随即便引起了连锁反应,所有将领在李骁面前跪倒了一片。
一名千户颤抖的声音说道:“王妃,李都督,我等该死,误信奸佞,以至于害了大王性命。”
“万死难赎啊!”
说罢,其他人也都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悔恨的向李骁和舒律乌瑾请罪。
舒律乌瑾抬手拭泪,哀戚的目光看向李骁。
通过刚刚短暂的交流,她已经知道了李骁对这些人的态度。
于是便以萧思摩未亡人的身份,悲声说道:“你们虽有过错,但也是被人欺骗,罪不至死。”
“况且,大王临终前也说过,他不怪你们,只希望你们能及时醒悟,以免继续同室操戈,害的更多的北疆勇士死于自己人手中。”
最后这句话自然不是萧思摩说的,而是舒律乌瑾瞎编的,但这个时候就需要这么一个台阶。
而这句谎言也如重锤般砸在众将心中。
牙里辛喉头哽咽,带着众人齐刷刷转向临时搭建的灵柩,悲号声哭着:“大王啊我等有愧于您啊。”
“万死难赎,万死难赎。”
李骁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们的表演,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够了。”
“给本都站起来。”
“哭哭啼啼的像一群娘们,哪还有点北疆汉子的样子”
话音落下,哭嚎声戛然而止,众将如惊弓之鸟般瑟缩着抬头。
只见李骁眯起眼睛,视线如刀刃扫过每张惊惶的面孔:“萧蒲剌曳鲁谋逆作乱,东都陷落,你们罪责难逃。”
“但既然大哥留下遗言,不欲怪罪你等,本都也自当遵从大哥的意愿。”
“又念及你们及时改邪归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骁的声音顿了顿,沉声说道:“等到打败七河草原的王廷军主力,你们每人去领一百军棍。”
听到李骁的话,牙里辛等人心中纷纷松了一口气,赶忙的跪谢说道:“谢大都督宽容。”
这些人都是东都和北海的将领,是萧思摩的人,李骁并没有打算杀了他们。
毕竟当前的主要敌人还是王廷军。
若是杀了这些将领,虽然不至于引起东都军和北海军的士兵大规模叛乱。
但是因为骨干的缺失,短时间内,这些军队定然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大敌当前,李骁还需要这些军队为自己出力呢。
“我等必誓死杀敌,护我北疆,不负大王在天之灵。”
“没错,末将定要砍下耶律直鲁古的脑袋,为大王报仇。”
“末将愿听从大都督之命!”
“末将愿听从大都督之名。”
众将纷纷喝道,能走到这个地步的人,即便是性格比较憨厚,但也绝对不傻。
心里都明白,李骁之所以放过他们,就是需要他们对付王廷军主力。
而且这对于他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
若是立下了战功,功过相抵,连那一百军棍也能免了。
“回去之后,便去集结各自的兵马归营,明日一早,出发七河草原。”李骁沉声道。
“遵命。”众将齐喝。
东都之战,金州军共计俘虏了两千六百多名东都军,以及四千五百多名北海军。
真正死在金州军手中的人,并不算太多。
李骁对这些人进行了简单的整编。
北海军中的三名千户,依旧统帅各自的人马,但却分别编入了金州三镇,暂时属于都统直接管辖。
剩下的一千五百名北海军,原本乃是阿里答亲自统领。
李骁将阿里答的心腹将领全部清除之后,又将这些士兵全部打散。
和张二狗那些库里军一样,分别编入每一个什户之中。
李骁打算将这一部分北海军逐渐同化掉。
至于那三名北海千户,也摆脱不了这般命运。
李骁虽然会保留他们千户的职位,但是却会在战争之后,逐步的将他们麾下原本的百户调派到其他汉人千户麾下。
然后调拨部分汉人百户归入他们统领。
慢慢的实现对这三个千户的绝对控制。
至于东都军,除了不久前俘虏的两千六百多人之外,在之前的王廷军决战中,金州军也同样解救了将近两千名左右的东都军战俘。
这些人也会被打散,安置进入金州三镇之中。
如此一来,金州军麾下的军户数量便达到了五十个,若是加上大漠都督府麾下的几个千户,足可达到至少五十四个。
而且之前的伊犁之战中,并非所有东都士兵都被斩杀或者俘虏。
大部分都只是逃散了而已,今后的这段时间,定然会有很多士兵返回东都。
金州军至少还能增加一到两个千户。
总之,吞并了东都和北海的兵马之后,李骁目前在东都能够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将近五万人。
但是吞并了这些人之后,除了粮食之外的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汉人的比重又变小了。”
李骁赶走了所有人,独自站在城墙上,目光望向茫茫无尽的东都草原,轻声呢喃说道。
金州军虽然是一个多民族势力组成的政权,但却一直是以汉民族为主导。
李骁必须时刻保证汉人的数量,能够对其他民族实现绝对的压制。
否则很容易会造成金州内部的分裂。
“等到北疆稳定之后,必须要去西夏再走一趟。”
“金州的汉人需要补血啊。”李骁呢喃的声音说道。
西夏的存在,对于金州来说就是一个大号的血库。
金州汉人的补充除了对其他民族的同化之外,最主要还是依赖对西夏的抢掠。
……
第二日清晨,晨曦刺破草原的薄雾,东都城外骤然响起苍凉的牛角号声。
豁然间,大地开始了震颤。
在金色的日月战旗猎猎翻卷中,两万金州铁骑如潮水漫过焦土,铁蹄踏碎残霜,从大营中奔腾而出,向着西南方向的七河草原疾行而去。
扬起的尘雾中,身穿三色甲的精锐老兵与杂色甲胄的新编士卒泾渭分明。
一万两千名三镇老兵身披黄、红、白三色甲,宛如三股奔涌的洪流。
相比之下,八千新编三镇士卒的装束,则是显得格外杂乱。
这八千人中,包括三千刚刚纳入镇兵序列的库里军,和五千东都及北海的士兵。
经过了一天时间的紧张整编,这些人算是勉强融入了金州军中。
虽然比不上金州老兵之间的配合默契,但是却也能知晓自己所处的编制。
知道什户长是谁,战友是谁。
剩下的,就要靠着在路上慢慢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