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年代文真假千金的嫂子 > 第213章 第两百一十三章 第两百一十三章……

第213章 第两百一十三章 第两百一十三章……(1 / 2)

第213章第两百一十三章第两百一十三章……

因为郑红玉是一次性付清所有的款项,而且只要过户完成就能立马给钱。

所以房主那边还算好说话,最后价格是定在了三十六万五千块。

这家人是被斗怕了,家里这样的院子不止一套,就想脱手一些,留个一两套自住就行,就怕以后政策有变。

装修的事由单天章负责,他的工程小队已经很成熟了,对修缮四合院,经验很多。

毕竟,这几年被还回去但破坏严重的四合院挺多。

差不多三个月就能修缮好并散味成功,那套三进的,修一年半载,再散味一年半载,太耽误时间了。

前期公司只有郑红玉一个员工,因为是刚注册,还没宣传,人家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公司。

等后面在报纸上面打一段广告,就能慢慢接活了。

一开始业务肯定不会很多,郑红玉可以在家完成。

对于这行该有的证,郑红玉早在可以考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考到了。

这次的广告,郑红玉选择首都晚报。

首都晚报目前已经差不多有一整个版面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了。

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卖东西的,目前还是习惯在首都晚报上面找。

现在国家已经在鼓励个人办合法合规的营业执照。

当然,小摊贩没到一定程度是不需要交税的。

但那种自己搞了小厂子的,规模到一定程度的,是需要交税的。

有一些不想找专门的人来负责,但又不得不处理相关问题,郑红玉的公司正好适合这样的小老板。

目前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留校的事也没有确定,毕竟得毕业了才能开始走程序。

所以郑红玉暂时不是很着急,和首都晚报签了一个星期的广告的合同,具体什么时候可以发行,郑红玉都没有太关注。

因为这两天家里挺忙的。

她二姐夫终于不摆摊了,盘下了一个铺面,决定开店。

铺面的位置就在他经常摆摊的不远处,刚买下店面,还没开始装修呢,每天去摆摊,赵复文都会不厌其烦的跟顾客指了指他以后卖东西的位置。

店面不是很大,只有三十个平方。

装修依然找的是单天章的工程小队。

单天章因为多活了二十多年,见识过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装修。

所以工程小队接到的盖新房的工程,还没有装修房子的多。

一些老房子翻新,他都能带着人给人家弄得既实用又美观,一套房子装修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广告。

工程小队装修的经验非常丰富,三十平的小店,那是手拿把掐。

厨房有点类似后世的开放式厨房,但肯定不是完全开放式的。

灶台那里,留了一溜的窗口,差不多三十公分高。

灶台是一块长两米一,宽八十公分的长方形。

上面砌了瓷砖,r/>

台面留了三十公分的位置当做递菜的窗口,上面是干净明亮的大块玻璃。

台面过去是够两人平行走的过道,再过去就是备菜台以及两口铁锅和一个大汤锅。

透过玻璃,里面在干什么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样客人看着舒心,吃着放心,毕竟干不干净,一眼就能看到。

赵复文没打算做炒菜,一个是店面太小,放不下太多桌椅。

一个是炒菜太累太慢,一个人一天不停的炒,也不一定能赚多少钱。

赚肯定是赚的,但是和心理预期差太远。

他两个儿子,以后结婚买房,都是大问题。

还有他大哥那边,他肯定要先把大哥的房子挣出来。

这个问题,他和美芳商量过了,她也同意给大哥买一套房子,让大哥没有后顾之忧的结婚。

郑美芳怎么可能不同意。

那几年,大哥的工资补贴不知道给他们寄了多少,大哥到现在都没有结婚,里面何尝没有他们的原因。

那些人肯定把她和复文当做大t哥的拖油瓶了,毕竟大哥每个月的工资,几乎大半都要寄回来,尽管他们拒绝过好多次。

除了刚生孩子那年,奶水不够,到处找人买高价奶粉,大哥寄回来的钱,他们几乎都帮着存折呢。

那张存折,每次打开看一看都觉得触目惊心。

到现在了,大哥还每个月都要给他们寄三十块钱。

拒绝了拒绝不了。

大哥说了,她要上学,没有收入,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缺了孩子的营养。

上个月汇款到了的时候,她去银行给存进去那张存折。

上面的数目足足有两千块,两千块啊,一般的家庭要攒多少年才能攒下来两千块。

两千块买房子肯定不够,大哥这个记挂他们一家四口,手里不那么紧的时候,郑美芳当然愿意回报了。

赵复文打算一整天的都开业。

早上卖早点,一些粥,卷饼的继续卖,这玩意儿简单方便又快速。

中午和下午的时候卖快餐,这个想法还是小妹提出来的。

赵复文琢磨了一下,觉得比炒菜要方便很多。

晚上肯定还是烤串,里面的利润,说不定比早上加中午下午还要多。

他一个人当然不行,不然干一个月下来人就不行了。

赵复文请了几个帮工的。

两个洗菜切菜的阿姨,两个打扫卫生的阿姨,两个帮忙传菜的服务员。

一次性就请了六个人,压力也不算小。

两个洗菜切菜的阿姨,是早上到下午,因为晚上的烤串的菜,白天就可以提前弄好。

早上五点就得去了,毕竟熬粥什么的,也需要她们搭把手,然后到下午六点可以回家。

一天上班的时间还是长,都十三个小时了,当然,除了吃饭高峰期外,阿姨还是可以休息的。

赵复文给的工资是一人六十。

这个工资水平,在同等饭店,可以说是人家的两倍了。

打扫卫生的阿姨,一个是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一个是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二点。

两人也是六十的工资,虽然干活时长没有洗菜阿姨的长,但是她们干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两个人的时间是完全岔开的。

两个服务员则跟洗菜阿姨一样,是干全程,不对,是比阿姨还要长时间,两人中午一直到晚上。

两人比阿姨可以晚去,他们十一点到店就可以,也就是说,早餐时间他们不用过去。

下班时间却是和另一个晚班打扫卫生的阿姨差不多,到十一点呢。

两人的工资要比四个阿姨多一些,是六十五,因为晚上卖烤串的时候,比白天忙很多。

这工作确实累,但对于从乡下回来,没考上大学,也一直没找到工作的小年轻来说,那是及时雨。

而且工资可不低,一下子就比家里爸妈干了几十年的工资还要高了。

他们爸妈在厂里面干了快一辈子了,一个月能到手六十都算顶顶不错的,毕竟都是普通工人。

四个阿姨就更别提了,她们在家干的比这时间还长,还是免费的,买点菜拿钱,也是叽叽歪歪的。

还不如出来干呢,一个月六十的工资的。

儿子儿媳妇加起来也才差不多八十,所以一个个的,别提多高兴了,自己挣钱啊,它就是好。

赵复文的小吃店开业当然没有像上次郑红军那样,还请客。

装修完,东西配齐,人找好后,很是低调的放了两串鞭炮就直接开业了。

要不是郑红玉她们给送了花篮,鞭炮纸一扫,人家都不知道这里有新店开业。

人多了,可以准备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多。

而且赵复文在这附近摆了一年多的摊了,早就积累了一大批回头客。

开业当天就忙得不行。

对于几个在这上班的人,越忙她们越高兴,因为忙,她们才不会被辞退,才会有工资。

晚上回家一算,开店和摆摊的利润相差还是很大的。

摆摊的时候,早上和中午差不多五块钱的利润,晚上烤串的利润多一些,六七块七八块都有,加起来平均一天十二块左右。

已经算高收入了。

但开店的第一天,一天下来的利润足足有三十五块钱,当然,不排除因为是第一天,人流量要多的原因。

但也比摆摊的时候多很多。

去掉请小工的成本以及其他多余成本,一天下来也要比摆摊多出十块钱左右的利润。

后面如果能稳定下来,那利润就将近是摆摊时候的两倍了。

因为铺面是买下来的,没有租金。

赵复文其实对第一天的利润都算满意了,去掉所有成本,一天下来能有二十三四的利润,一个月就是六百多将近七百块钱。

一年下来,要给他大哥买的房子的钱都能存下来了。

结果,第二天,第三天,人没有少,反而越来越多。

有店面在,尽管桌子不多,但一些不想做饭也不想带走的,也会愿意挤一挤在店里面吃刚出锅的。

后面基本能稳定在一天四十的利润,去掉人工成本的话,一天就是二十八呢,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但这还远远不是赵复文小店的上限。

晚上烧烤摊东西在里面选,然后他是在店门口烤的。

因为不是摆摊,烤架重新定制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火升起来,烤串放上去,一刷油,后面撒调料,那香味,不知道能飘多远。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