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顶楼的川菜馆里,竹制屏风隔开的雅座中,服务员递来的智能点餐板镶嵌着水墨屏。
李向东用指尖划过“夫妻肺片“图标,下方“微信支付会员价“的标注让他眼前一亮。
当李昊用会员积分抵扣30元餐费时,老李指着桌角的二维码牌感慨:“咱家水果店倒是还没有搞优惠,回头让你妈整上!“
商场里,扎马尾的中学生扫码买奶茶,推婴儿车的妈妈扫码领育儿用品优惠券,就连保洁阿姨的工牌上都印着微信支付标识。
忽然,一阵略带颤抖的本地方言从隔壁店铺传来:“姑娘,这钱真的到账了?“
李昊探头望去,一位戴着绒线帽的老太太正盯着店员手机,屏幕上“支付成功86元“的字样映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
店员笑着递上围巾:“您放心,微信支付比现金还安全呢!“
老太太把手机攥在手心,像攥着一颗定心丸:“我那在外地打工的儿子说,以后每月都用这玩意儿给我转生活费……“
科技的温度,藏在每个普通人握住手机的瞬间,化作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夕阳为陵州大桥镀上金边,李昊将车速降至40码,让父母看清江边新修的健身步道。
路灯次第亮起,公交站台上“微信乘车码限时免费领“的海报被灯光照亮,等车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刷着手机,偶尔发出抢红包的轻呼声。
路过陵州一中时,文具店老板正用微信视频和供货商谈年货。
玻璃柜上的电脑旁,错题打印机安静工作。
“小昊。“母亲从后座递来温热的栗子,“上次你寄的智能血压仪,邻居张阿姨总问哪儿能买……“
“手机里的昊天商城就有卖,现在还在搞万人团购活动,优惠的很。”
李昊笑着答道。
老妈立刻用微信语音给张阿姨回复过去。
车子驶入小区,交流慢充充电桩在单元楼下投下整齐的影子。
抬头望去,自家阳台透出暖黄的灯光,外婆戴着老花镜在择菜,厨房飘来的油烟味里混着节日的氛围。
杨妍挽住他的胳膊,指尖轻戳他腰间:“别看了,阿姨说今晚包饺子,有你爱吃的三鲜馅。“
推开门,热气裹着韭菜香扑面而来,外婆往他手里塞了双棉拖鞋,鞋底绣着歪歪扭扭的“福“字。
那是老人在短视频应用上现学的刺绣。
这一晚的饺子格外鲜美,醋碟旁的手机不时响起消息提示。
餐桌旁,父母笨拙却认真地在家族群里发语音红包。
父亲的手机屏幕映着红包特效,光影在他鬓角的白发间跳动。
李昊摸出手机给家里群转账“春节采购基金“。
几乎瞬间,客厅里传来外婆的惊呼:“向东,快看看我孙子又发啥电子红包了!“
李昊看着父母长辈兴致勃勃的抢着红包,忽然明白所谓“改变世界“,从来不是悬在云端的宏大叙事,而是让每个普通人在柴米油盐里,都能触碰到科技的温度。
午夜钟声敲响时,李昊站在阳台给研发部发消息:“明年重点:让微信支付覆盖更多县域市场,让王朝充电桩立在每个乡镇。“
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眼底的星光,远处的陵州城灯火璀璨。
无数窗口里,有人用微信视频分享年夜饭,有人用王朝车载系统播放新年歌曲。
岁月如歌,而他们,正用科技的笔触,在普通人的柴米油盐里,写下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