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更夫的怀疑表明王府内发生的事情非常严重,甚至可能涉及到人命。
这让道同不禁心生警惕,因为如果真的发生了命案,那么这将是一起极其重大的案件。
其次,更夫想要报官,说明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且认为只有官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情。
综合以上信息,道同敏锐地察觉到东厂突然在大半夜去查抄秦王府这件事绝对不简单,背后一定有着特别的深意。
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权力斗争、政治阴谋或者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道同决定深入调查此事,揭开背后的真相。
还没等道同开口说话呢,站在他身旁的高守礼就迅速地从自已的荷包里掏出了一角碎银子,然后像变戏法一样,眨眼间就将这碎银子塞进了那名衙役的手中。
那年轻的衙役显然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先是一愣,接着当他低头看到自已手上那不到一钱的银角子时,脸色突然变得有些慌张起来。
“大……大人,这钱……小人不能收啊。”衙役结结巴巴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受宠若惊的感觉。
高守礼见状,连忙微笑着解释道:“小兄弟,这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算是你跑腿的辛苦钱啦,你就别推辞了,快收下吧。”
听到高守礼这样说,那衙役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欢喜的神色,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欢天喜地地把那银角子塞进了自已的衣兜里。
打发走了前来报信的人之后,高守礼转过身,快步走到道同的面前。他稍稍弯下腰,压低了声音,仿佛生怕被别人听到似的,轻声对道同说道:“大人,学生曾经听闻过一些坊间的传闻,说是东宫那位和秦王殿下,他们兄弟二人之间似乎有着很深的积怨啊。”
道同听了高守礼的话,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缓缓说道:“这些不过是街坊上的闲言碎语罢了,大多都是出自那些愚民愚妇之口,又岂能当真呢?”
“大人所言甚是,流言蜚语本就不可信。”道同看着高守礼,眼中流露出一丝疑虑。然而,当他听到高守礼接下来的话时,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然而,陛下出宫未久,东宫那位便迫不及待地对秦王府下手了。”高守礼的语气严肃,似乎对这一情况早有预料。
道同心头一紧,他不禁想起了太子朱标和秦王之间的传闻。
尽管他一直对这些流言蜚语持怀疑态度,但此刻高守礼的话却让他无法再忽视这个问题。
“依学生之见,太子与秦王兄弟二人之间的不合,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啊。”高守礼继续说道。
“或许,这件事另有隐情,不一定是太子亲自下的令。”
道同的声音有些低沉,他的内心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挣扎。
他深知高守礼的话不无道理,然而,他实在难以接受一向以沉稳、谦恭、友善著称的太子朱标会在皇上离宫期间对自已的亲兄弟下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