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鹿远杀了清将曹虎以后,并没有对曹虎部下的士兵进行屠杀,展现了自己还算理性的一面。
等到彭心见、孟大河等人追击刘良佐到庐州大蜀山脚下,遇到了前来增援刘良佐的清将曾养性部。
看着曾养性所部打着的“耿”字帅旗,明将彭心见不敢大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彭心见留下孟大河在庐州西北面的鸡鸣山扎营,然后和张鹿远一起回师寿州,听侯张鹿安的命令。
刘良佐的主力大军败退后,张鹿安已经派遣部将张宿收复了寿州城,部将蔡庆国收复了霍丘城,让部将孟大勇袭占了颍上城,初步稳定了淮河两岸的阵地。
听闻彭心见的报告后,原本稍微安心的张鹿安,心里面开始盘算起来,从现有的情报看来耿仲明率领的精锐大军已经到达了江淮战场,而且北方的清军满蒙汉旗兵精锐经过两个月的休整,估计战斗力已经恢复,可以说清廷酝酿的大包围大决战的时刻就要到来。
而如今的明军已经算是久战疲惫,以疲惫之师应战蓄锐之旅,其难度可想而知。
张鹿安还没有狂妄到目空一切的地步。
“我们现在是该考虑撤退的时候了,本帅已经派人通知河南那边的于七,让他开始向东面运动。三哥,如果你同意的话,我这边将会优先安排你的人,先行撤离。”
“鹿安,再等等,先把二叔他们救出来再说……”
张鹿安知道张鹿远的心中还有顾忌,也不再多说,命令各部开始在淮河两岸大规模进行宣传,号召一切愿意随同而走的老百姓,举家迁往辽宁。
对于张鹿安口中宣称的这个全新的地名称呼,老百姓的心中是非常迷茫的,但是得益于张家在淮河两岸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口碑,很多被清廷和刘良佐双重压迫的老百姓,抱着“总比现在强吧”的心里,纷纷带着全家老少登上了东进的船只。
张鹿安将这件事交给留守寿州城的阎尔梅负责,然后率领着近卫协、彭心见所部、孟大河所部以及张鹿远率领的三营人马(刘保儿战死,张白虎受伤),向南急行军来到六安州城。
守卫六安州城的清将刘明,看到了城外摆放的刘部旗帜和曹虎的人头后,心里面的压力巨大,张鹿安适时地派人劝降道:
“刘明将军,你的族兄刘流现在辽东备受重用,你无法避嫌,必定备受清廷猜忌。阁下本为明将,奈何要做那异族之犬?”
刘明的心里还在做着剧烈的斗争,张鹿安却不愿意给他时间来思考,因为刚才已经有侦查兵报告,西面的刘部大将薛守信已经率领主力一万余人向东而来,东面从庐州方向则有刘良佐和曾养性两部向西而来,不用问南面的耿仲明自然也不会闲着。
张鹿安于是下令明军准备对六安州城发动四面进攻。
只是张鹿安的心中也明白,在后方的炮兵协尚未赶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攻城是非常不明智的,只能寄希望于逼迫刘明投降。
刘明的心里还在做着复杂的心理斗争,他手下的将弁纷纷来到刘明的面前,述说着手下有江淮籍士兵已经是躁动不已,尤其是老家寿州和霍丘的士兵,估摸着家眷都被明军所控制,更是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士气,军心严重不稳,希望刘明快点拿出主意。
刘明还在犹豫之中,但是六安城中突然火起,开始有人到处大喊:
“明军来啦!”
“明军进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