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族,圣人不出,巨子不显,贤公自然就是顶梁柱了。
人族这两年刚出一位圣人,而且还是亚圣,前几年可是连圣人都没有的。
至于巨子,那已经是百家最厉害的人物了,能够成为巨子的,自然没有了太大的追求。
巨子对于出仕已经不在意了,毕竟大家出仕的目的是为了扬名,如今巨子已经扬名天下了,再出仕也没用。
所以巨子一般都是建立圣地,一心追求自己的大道,早就已经不问世事了,这不贤公自然就成了顶梁柱。
这也是为何,炎国当初有两位泰斗的时候,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人。
周围国家当中,也就只有炎国有泰斗,这么小的国家拥有泰斗,荆国,洛国可都没有啊。
可见对于炎国的名声,又是多么大的影响。
这可能也是炎国稷下学宫刚刚建立,立刻就有不少文人来投靠的原因之一吧,毕竟有泰斗充当门面。
现如今好了,连贤公贤公也过来了,厉夏能不重视嘛。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郑公愿意,不想要当相国的话,只要有这个意思,厉夏很可能就会毫不犹豫的辞退江夫子。
到时候江夫子还不会有任何怨言,甚至心甘情愿的被取代。
不是厉夏卸磨杀驴,实在是文人当中的一个等级,那简直就是天差地别,江夫子自然也会心服口服的,这就是贤公的地位。
甚至为了争夺贤公,大家可以发动一场战争。不过贤公毕竟是人,有自己的思想,还是最聪明的人之一。
所以即使发动战争也没用,并无法争来争去,完全要看贤公自己的意思,这不能强迫的。
厉夏也挺好奇,郑公为何突然来到了炎国。
难不成有什么事情吗?还是说自己对于新儒态度太差,郑公过来是为了给炎国的新儒站台的。
不怪厉夏会这么想,郑公毕竟是新儒的领头人。
虽然思想智慧不分家,但是主张是分家的,郑公说到底,他也是新儒的人。如果他来站台的话,厉夏赶不走,其他各家估计也都要被压着了。
所以其他各家在稷下学宫的代表,听说郑公过来,也都过来迎接了,同时也紧张的不行。
稷下学宫说好了公平竞争的,这新儒直接来了一位贤公,还竞争个屁啊,大家直接认输就行了。
不管心里是何种想法,大家在面对郑公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恭敬。
毕竟百家同源,说到底大家是一家也不过分。
这可是圣人说的,当初各家的圣人成圣之后,也没有打压其他各家,反而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流传至今。
从而这也成了一种标准,各家都会光明正大的竞争,考验的是各自的本事。
“大王抬爱了,在下这次过来可能要多叨扰炎国一段时间了,到时候还请大王和诸位能够见谅。”
这么一说,就说明郑公并不是过来看一下那么简单,而是打算在炎国多住一段时间了。
有一位贤公过来定居,厉夏自然是欢迎的。
至于会不会给稷下学宫的格局带来影响,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错过了这个机会的话,不知道下次会什么时候到来。
所以对于郑公的到来,厉夏是万分欢迎的。